鄂王社區,這處位於宜蘭河東岸的老聚落,早年因昭應宮等廟宇環聚,麇集各式傳統工匠業與食品業,包括小吃、金工、木雕、算命、作香等。漫步於社。漫步於社區的老舊巷弄中,體驗老社區種種過往回憶,讓旅行豐富彼此生命。
林午鐵工廠
林午鐵工廠創立於日治時期,一開始以焊接、打鐵及板金等工作為主,之後不少人只要遇到銅鐵器物的問題,就會拿到這裡找林午。有一次,一位北管樂師拿鑼來修理,使得林午開始鑽研製鑼訣竅,並積極研發銅鑼音域,除了傳統樂團,許多現代打擊樂團、舞蹈團也來訂製,成為宜蘭重要的工藝據點,產品甚至行銷到東南亞與其他國家。
花玉號
早年婚喪喜慶常用花佈置,因鮮花易謝,故衍生出蓪草紙花藝,經過處理的蓪草,在藝師巧手下,花卉皆幾可亂真,連苔蘚也細緻講究。過去阿嬤愛戴的春仔花,以及時髦女性歡迎的黑貓花,都是店內至今仍傳承的蓪草紙花藝創作,精湛手藝被登錄為宜蘭縣無形文化資產。
三合成
創立於日治時期的三合成,第一代師傅是李宗慶、張呆,當年製棺要先上山砍伐適合的木料,現場作成粗胚後,再運到平地組合起來。現今店務的主持人,已是李宗慶的第二代傳人,以及張呆的第三代傳人,因為純手工打造,連台塑大老王永慶的百萬名棺,也是出自這裡。近年店內還開發袖珍開運小棺,有見「棺」發財、居家平安的寓意,很是搶手!
楊士芳紀念林園
為紀念前清宜蘭唯一進士楊士芳而建,由建築師黃聲遠親自操刀設計,庭院有土丘、桂香、竹林,園雖小卻很清幽,這裡的建築物分展覽館與芸堂人文咖啡兩部分,前者展示楊士芳相關資料與在地匠師作品,芸堂人文咖啡館則以其號芸堂為店名,提供輕食和飲品。
林朝欽創意燈籠
林朝欽原為公務員,因對手工藝很有興趣,退休後致力投入燈籠創作。為了推廣,他以現代設計觀念,將過去做燈籠的工具加以改良,設計出立體拼圖般的燈籠DIY,甚至改變燈籠結構,使之可當裝飾罩、花瓶,一物多用,無師自通全憑自己動腦設計,非傳統燈籠可比擬。林朝欽的創意燈籠造型已達200多種,還曾應邀前往香港展示,名揚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