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

自由編輯、撰稿人,作品多為生活風格及藝文相關。Taipei Walker特約編輯。

「土是具有溫度以及記憶性的材料,在經過火的燒製後產生的永久性,柔軟且散發魅力。」

過去,當代藝術語言形式為陶瓷領域帶來了新的審美方向,如今,陶藝與繪畫、雕塑、裝置等藝術形態相互融合,全方位地深入當代藝術的核心。「如果要說什麼是當下流行的藝術形式,那恰恰就是土和火這兩個基本元素。陶瓷是真實的,人性化的,讓人開心的。」P U L S 藝廊創辦人 Annette Sloth 說。

 

陶瓷作為觸覺媒材,表現不僅止於視覺,更能透過質地和表面肌理給予多重層次的感受。陶藝是工藝技術與美學觀念的結合,兼跨著容器和雕塑,工藝美術和主流美術等不同範疇。而當代陶藝家在實用性與藝術性之間不斷琢磨,或許試圖擺脫實用美學與複製性的量產限制,轉而追求個人感情與社會訴求等觀念的表達,也或許回歸於生活的本質,在遵循相應的功能設計的同時,追求更多的藝術性。

 

畢業於東京武藏野美術大學的陶藝家 —— 王瑞竺,則專注於日常物件的創作之中,作品多數造型單純,卻富有細膩的樣貌變化。

 

王瑞竺的創作靈感大多來自於生活或是旅行之中,在行走或是等待的過程裡看見存在於不同自然環境、文化及空間中的質感與肌理,便透過筆記本或是相機快速記錄下來,可能只是片段的圖像或文字,卻往往成為創作的樣本泉源。在質感探尋之中,有石、土、岩、木、苔、鏽、漆、磚等,瑞竺尤其對於帶有時間感的質感特別感興趣,像是生鏽斑駁的鐵門,長滿壁癌的剝漆牆面,或是被炭燻黑又帶點火痕的圍籬。

 

【人物專訪】來自記憶片段擷取的藝術,陶藝家王瑞竺:透過手捏和入製陶風景【人物專訪】來自記憶片段擷取的藝術,陶藝家王瑞竺:透過手捏和入製陶風景


「我覺得創作的本質是來自不斷的創作並好好感受生活的流動。就像柯比意和安藤忠雄都曾經說過:『建築是生活的容器。』,意即居住的空間是由人們的生活積累而成。我覺得陶藝創作也是。每一件作品都像是時間的切片記錄著創作者每一階段的生活累積。」

 

從最一開始的土之層,木器土色、炭黑、白練,到薄明之森的燈具創作,王瑞竺皆以土板成型的技法作為基礎,根據土板的不同特性,發展出「自然有機」和「空間幾何」的各色形貌,試圖探索土板更多的可能性。
 

在日本就讀研究所的經歷,也使其創作風格受到日本侘寂美學的影響,對比西方追求完整美好的樣貌,更能接盛不完美的狀態。她強調自然而然的創作,重視生活的體驗,更注重使用情境與環境的和諧。

 

【人物專訪】來自記憶片段擷取的藝術,陶藝家王瑞竺:透過手捏和入製陶風景【人物專訪】來自記憶片段擷取的藝術,陶藝家王瑞竺:透過手捏和入製陶風景

 

「我認為物件在生活中應該是安穩且沈靜的存在。所以我的作品多是以無色彩為主,希望能讓物件低調沈穩的存在於日常生活,以襯托生命的明亮色澤。如同『薄明之森』將微光收藏進陶的質感和肌理之中,映照出生活的靜謐與姿態。」如此游刃於物件與空間之間,大概得歸於大學時期就讀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的背景。

 

瑞竺笑說自己在旅行期間也總會忍不住關注當地的空間和建築,她也談及了景仰的建築師「 Peter Zumthor 的建築作品所給予的視覺感是沈寂的,材料選用則是非常原始的樣態,不過份裝飾,僅僅是透過每一個質樸的細節堆疊出場所背後真正的意義,以及空間的體驗。」

 

無論是在建築的場景之中,抑或是這一曲一曲土與火的協奏裡,王瑞竺都同樣追求著靜穆。她在陶土的柔軟而溫暖的質地中,用雙手紀錄著土的溫度與生命的痕跡,如此地複寫著記憶中的風景。

 

相關照片提供|王瑞竺 JuiChu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