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北出發以景觀設計角度探索起,如何可以落實人本設計而轉為步行城市呢?讓臺灣人了解臺灣愛上臺灣。

看完這篇好想馬上搭火車去七堵車站看看!

在台灣的鐵路歷史中,有一個車站承載著多世紀的風華,那就是位於基隆的七堵車站。它雖然在歷史的長河中歷經多次變遷,卻仍是基隆少數保留原樣的火車站。

 

七堵車站的發展歷史

 

走進基隆百年遺跡,探訪「七堵車站」的亮麗轉變

 

七堵車站的故事開始於清代的鐵路時期,1891年,八堵站首先在今天的七堵站位置亮相。而在日治時期,總督府將這段鐵路改變軌道,同時也將站名改為了「七肚驛」。直到1899年,隨著八堵車站的誕生,將站名重新命名為七堵。

 

走進基隆百年遺跡,探訪「七堵車站」的亮麗轉變

 

戰後的1966年,車站設立了調車場,但站場不敷使用,被分為了前站和後站。這樣的狀況讓旅客感到不便,直到七堵調車場整建工程出現,七堵車站才煥然一新。2007年,全新的站房和月臺啟用,這次的合併讓前後站重新連結,七堵車站也正式成為西部幹線對號列車的起點和終點。

 

走進基隆百年遺跡,探訪「七堵車站」的亮麗轉變

 

過去,七堵前站位於光明路底,而軌道的改變也將南下和北上的車輛分道揚鑣,前站只讓基隆與宜蘭線的列車通過。直到2007年,前站的運作才告一段落,將站房的管理移交基隆市文化局。

 

為了保留這段歷史,前站的站房被小心地拆解,並移至數公尺之遠重建。這個園區便規畫為七堵鐵道公園,站前的火車意象和石碑和南側的月台,陳列著小型貨櫃車,營造出一個時光列車,將遊客帶回昔日的車站風情。

 

七堵車站建築特色

 

走進基隆百年遺跡,探訪「七堵車站」的亮麗轉變

 

擁有日式木造風格的七堵站,融合了東西方的美學元素。這座建築在邁向進步的時代中,採用了更先進的混凝土、鋼骨和玻璃等材料。和洋混合建築的風格於1920年到1940年間開始興起,在外觀上呈現出多個大型的幾何立方體,以及使用鋼筋混凝土作為主體,再以外層磚石貼面。

 

走進基隆百年遺跡,探訪「七堵車站」的亮麗轉變

 

站房的外觀獨具匠心,入口處的牆壁稍微突起,創造出獨特的視覺效果,可見在屋上了的尖頂,並且在細節裝飾上帶有明顯的日本風格。木製淋雨板構成的外牆,屋頂則鋪上了傳統的日式黑瓦。這個屋頂運用了切妻造的造型,而東側的入母屋造樣式,則使整個屋頂呈現出層次感。

 

站房的入口上方有著博風板,它伸展向兩側,猶如雙翼展開的姿態,使得整個建築呈現出輕盈的感覺。站房的月台側突出屋簷,形成一道雅緻的迴廊,延伸至西側,並與東側的倉庫空間以及入母屋造的頂部,交織成了不對稱的外貌。

 

走進基隆百年遺跡,探訪「七堵車站」的亮麗轉變

 

在牆壁的內層,用桂竹片交織成十字型的籬笆,用黃麻稈固定,再以稻稈和黏土混合物包覆,並經過砂、黏土和白灰的塗料處理。最後,在外層塗上白灰和絨麻,創造出典雅的質感。窗戶採用日式的橫拉窗,這種窗戶不僅開窗面積寬大,還能保證充足的室內光線。

 

走進基隆百年遺跡,探訪「七堵車站」的亮麗轉變


中英文站名和鐵路局的標誌燈箱至今仍留在車站上,雖說展現台鐵的特色識別,但是否一定要維持原封不動、不按照今日美學進行視覺調整,已經是古蹟與城市美學課題。1995年的整修,將曾經的淺綠牆面重新漆成純白,讓它散發出一種純潔而溫暖的氛圍。

 

然而,黑瓦屋頂的離去,換來了金屬鐵皮的取而代之,入母屋造結構也經歷了一些傷痕,站房四周那簇傳統木柵欄則融入了水泥的牆,古樸的情懷似乎逐漸隨風而逝,令人惋惜。

 

七堵車站內部細節

 

走進基隆百年遺跡,探訪「七堵車站」的亮麗轉變


走進站房內部,時光彷彿凝結在每一個角落。西側是候車室,東側被賦予了辦公的使命。候車室的西牆懸掛著昔日的時刻表,而隔壁的古樸木製書報夾,更是難能可貴的車站物件,見證了車站歷史的眼睛。東側的牆上被開了一個售票口,平台輕輕延伸出來,上方展現著建築結構的痕跡。

 

四角的通風口,為整個空間帶來了自然的涼風。在辦公區,售票口的西側牆同樣地延伸出平台,下方安放著抽屜和櫥櫃,東側的兩個儲藏室,現被七堵相關團體運用堆放器材。屋頂的設計不加天花板,展現了過去七組洋小屋組成的經典桁架屋頂。

 

走進基隆百年遺跡,探訪「七堵車站」的亮麗轉變

 

曾經的七堵前站,擁有一個獨特的島式月台,而站房與月台之間並無連接的天橋或地下通道。乘客需勇敢跨越鐵軌,登上列車,這種獨特的體驗也成為了歷史的一部分。站房與月台之間的通道,覆蓋著遮雨棚,為等待的人們提供了短暫的遮蔭。花園的裝飾環繞著通道的兩側,彷彿是一片寧靜的綠洲,將等待變成了一種享受。

 

Info.

七堵車站 位置資訊

地址:基隆市七堵區東新街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