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愛吃,那就寫吃;既然愛玩,那就寫玩,用最直覺的想法,過最直觀的日子,最後乾脆活在自在裡。
zoechen@walkermedia.tw

上次沒跟到台南市美術館的三隻殭屍?這次給你滿滿14隻!

 

 

從小到大,殭屍電影所營造的恐怖形象,讓還小的我們對「殭屍」的形象又怕又想看,可曾想過殭屍是怎麼來的?難道人死後真的會變成殭屍?還是只是中國傳統習俗「湘西趕屍」的變化型?

現在就脫下腦海中的恐怖印象,從民俗角度出發,了解「殭屍」是什麼吧!台北市士林科教館即將在12/16展出名為《殭》的殭屍展,將根據清代詩人袁枚筆下的《殭屍八品》,「臨摹」出14具仿真殭屍,由民俗專家謝沅瑾擔任幕後指導,一次集結台灣道教的七大門派,呈現八品殭屍的差異。

 

殭屍有八種?哪八種?

明清小說中的志怪文化盛行,根據袁枚《子不語》中的殭屍形象,這位詩人用天馬行空的想像,人死後的臉部顏色、毛髮長度、會不會飛的行走模式,還有屍骨差異與體態特色,設計出八種「屍變」型態,像是有:跳躍極快,不怕人與家畜,只怕陽光的「綠殭」;受經年累月的風化,千年不朽,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的「伏殭」;還有殭屍最高型態,隨時節移動而居無定所,為禍人間的「遊殭」……想不到古早香港電影看到的殭屍型態有這麼多種!

 

 

展出長輩口中禁忌的民俗文化

小時候不管經過任何公廟,大人們總是會用「嬰仔郎有眼無嘴」制止小孩的好奇心,而在這次的《殭》展覽中,正是要打破這項禁忌,用直球對決的方式來正視過往不敢也不願面對的民俗禁忌,除了邀請常在命理節目上曝光的謝沅瑾協助邀約台灣各大道教教派,還在展場中展出各教派法器,有夠新奇!

 

 

展區現場真的擺上八卦陣?

即將在12/16開展的《殭》,策展團隊更大膽的在現場擺上八卦陣,更將袁枚筆下的「殭屍八品」中的紫殭、白殭、綠殭放在展場中,驚悚可怕程度讓人不敢直視!此區將袁枚《子不語》中分類的八種殭屍變體,由歷史文字轉化為逼真實體,詭譎的氛圍不妨到現場實際感受!

 

 

現在還能讓你畫令符、穿殭屍裝?

不知是策展團隊天生八字硬,還是想要大膽突破禁忌,在《殭》展覽中,不只展出各教派法器、14隻殭屍容貌與八卦陣外,還規劃可以讓民眾現場體驗的多項互動設施,從提供墨筆、硯台,讓觀眾繪製特色符令留作紀念;更有殭屍服裝能夠換穿,一秒變殭屍,一起與殭同樂,考驗你的大膽指數!

Info.

《殭》

日期:2022 年 12 月 16 日(五) 至 2023 年 2 月 28 日(二)
地點: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7 樓西側特展區 
時間:平日 10:00-17:00/ 週末、國定假日、寒假 10:00-18:00 (閉展前30 分鐘停止售票及入場)
休展日:12/19、12/26、1/9、1/16、1/21(除夕)、2/13、2/20 
主辦單位:寬宏藝術經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