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風格數位編輯出身,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作品散見於台灣各大生活風格媒體、雜誌叢書與刊物。Taipei Walker 特約編輯。

沒想到是經由日本建築師的手,將三國時期的建築重新展現在世人眼前

 

 

由三國時代孫權開創的千年名觀「桐柏宮」,是道家南宗的祖庭,位在浙江台州市的天台縣,數千年來縹緲而遺世獨立,被譽為「仙或許知,人不能到」的仙境之中。古籍也記載,「山有八重,四面如一」,第一重為人間凡界,桐柏宮則位於第二重的仙人之境。

 

曾經,為了現代化發展,歷史悠久的桐柏宮被淹沒至水庫底,如今由來自日本東京的 KiKi 建築設計事務所共同參與於原址的東北向重建,融合古韻與現代設計語彙,為新時代復甦古老的宗教思想基地。

 

 

KiKi 建築設計事務所操刀的桐柏宮方丈樓,面對著碧藍的水庫湖水,居高臨下,正是因為道家中的「方丈」即為仙人居所之意,與凡塵世俗有著距離,因此方丈樓座落於桐柏宮眾多建築院落間的最高、最深之處,彷彿帶有「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台去。」的詩意,也使訪者需以仰望之姿才可看見方丈樓,更是桐柏宮的最終抵達之處。

 

 

「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惟見於空。」道家的「空」因而成了設計師的靈感來源,搭配桐柏宮環山面水的基地地景,賦予方丈樓的建築空間不僅止於視覺、聽覺等五感的美感,更是將這份哲學加諸於精神層面,既悅志,也悅神。

 

方丈樓是倒是規律生活的環境,作為日常修習之用,設計師承載了山水地景的屈曲流轉,融渾自洽,以及萬物靜觀皆自得的人文生活態度,化為韻味十足卻有著簡約俐落感的當代靜心處所。

 

 

三層樓高的方丈樓,混合杉木質立柱、混凝土、大面積玻璃落地窗、石牆等材質,由下而上塑造出從厚重到輕盈的感受,以桐柏宮建築群屋頂皆使用相同的灰瓦,在在方丈樓中體現出如同漂浮屋頂的感受,為空間帶來明亮、通透。

 

 

設計師也表示,透過現代設計語言抽象地表達出人們對於事物的感知與宗教蘊含的精神,藉由「懸浮空明」的視覺效果傳遞出「超脫浮游」的道家概念思想。

 

 

然而方丈樓汲取「空」概念的主結構下,內部卻是滿滿細節。進入方丈樓時,前衛又深具意涵的圓形天井映入眼簾,抬頭則望見「方丈」二字,代表著中國「天圓地方」的世界觀,同時隱含「天人合一」的觀點,強調自然的生命與意志性。

 

 

天井之上,以平靜水池、自然植栽與鐘鼓等打造開放式的景觀,水池映照天色,也調節溫度與光線,為建築形塑出與自然互動的天趣,同時選用在地木質與石材,也體現現代永續減碳節能的建築觀念。

 

 

水池前方則是得以眺望遠山近水的景觀平台,以留白哲學為主軸,寧靜而莊重,美不勝收。而屋簷天花由長短不一的杉木依次排列,依照八個方向逐漸匯至中心點,並有八個對應的照明射燈,巧妙的回應了道教的空間概念中「八方」所代表的「宇宙」。

 

 

遙想桐柏宮過往「道士愈千人,接客可容千眾」的盛況,如今的桐柏宮方丈樓散發著空靜澄明的感受。KiKi 建築設計事務所也提出,方丈樓的設計與建造,就如同是再次對桐柏宮歷史、道家文化與在地風情的追憶與重溯。

 


 

 

文字 / Diane Tang
圖片提供 / KiKi 建築設計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