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北出發以景觀設計角度探索起,如何可以落實人本設計而轉為步行城市呢?讓臺灣人了解臺灣愛上臺灣。

日本時期就存在的古蹟,總是有種獨特的美感

台灣的日本宿舍建築大多不是傳統的日式風格,因為在殖民時代的日本已經經歷了明治維新,吸收了許多西方新式建築風格,這些風格也被運用在宿舍的建築中,形成了和洋混搭的模式。此外,它們還考慮了台灣的傳統氣候特點,因此在格局上也有所轉變。戰後,由於華人居住的影響,這些宿舍也經歷了增建和擴建等不同的變化,因此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是台灣式的日本宿舍。

 

【走讀台北】台灣原汁原味的「古民家」!到淡水「一滴水紀念館」感受日本精緻優雅的建築美學


然而,在淡水卻有一座完全符合日本傳統宿舍風格的建築物,那就是一滴水紀念館。它建於1915年,原本位於日本,並於2009年在台灣重建完成。為什麼這座建築要被移植到臺灣呢?它有哪些獨特之處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一滴水紀念館的誕生

 

【走讀台北】台灣原汁原味的「古民家」!到淡水「一滴水紀念館」感受日本精緻優雅的建築美學


一滴水紀念館是完全移植自日本福井縣大飯町的一座古民家建築。古民家是日本的傳統建築形式,指的是很久以前建造的住宅,基本上都是戰前所建造的耐久且以木材結構為主的建築物。在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和1999年的臺灣九二一大地震之間,日本和台灣之間一直存在著民間互助的故事,並建立起神戶御藏社區與台灣之間的友誼。

 

【走讀台北】台灣原汁原味的「古民家」!到淡水「一滴水紀念館」感受日本精緻優雅的建築美學

 

2004年時,該古民家在日本進行拆除工程,當時的臺灣志工們決定將其運回臺灣進行重建。在淡水前區長葉偉、邱明民以及日本的友人田中保三等人的努力下,加上臺日共1300名辛勤的志工的參與,經過多次遷移和五年的重建,這座古民家於2009年在淡水完成了移築工程。

 

【走讀台北】台灣原汁原味的「古民家」!到淡水「一滴水紀念館」感受日本精緻優雅的建築美學

 

一滴水紀念館建築

 

【走讀台北】台灣原汁原味的「古民家」!到淡水「一滴水紀念館」感受日本精緻優雅的建築美學

 

回到1915年,這座房屋的故事,它是日本著名文豪水上勉的父親水上覺治親手建造的。作為一座具有傳統經典特色的日本古民家,它的結構完全沒有使用一根釘子,而是採用了卡榫和榫頭的組合方式。

 

在整座建築中,有超過20種不同的榫接方式,總共使用了600多根梁柱。因此,在重建時,特別邀請了日本的國寶級匠師來臺,遵循百年來的日本匠藝工法,包括梁柱的排列、榫接方法、夾竹編混凝土內牆和屋瓦等細節,完美地復原了過去的建築風貌。

 

【走讀台北】台灣原汁原味的「古民家」!到淡水「一滴水紀念館」感受日本精緻優雅的建築美學


古民家的建築特色有許多精彩之處。它具有變化多端的黑瓦圖騰,多樣化的門窗外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從門外算進去的第三根大黑柱,它承受著最多橫樑的重量。在日本傳統文化中,這根柱子象徵著父親,代表支撐家庭的支柱。

 

柱頂上還有一個被紅布包覆的「棟札」,記錄了古民家的建造年代和建築師的名字。有趣的是,在紅布的外面纏繞著一雙剪斷的夾腳草鞋,意味著落地生根,不再遷移。

 

一滴水含意

 

【走讀台北】台灣原汁原味的「古民家」!到淡水「一滴水紀念館」感受日本精緻優雅的建築美學

 

至於一滴水紀念館的名字來源,其實充滿了禪宗的思想。水上勉先生傳承了滴水禪宗的思想,提倡我們應該珍惜世界上的萬物,即使是一滴水,也要心存感恩與珍惜。這次跨越3000公里以上的相聚,包括上千名辛勤志工的努力,透過實際行動傳遞了無私奉獻的精神。即使只是微小如一滴水,最終也能凝聚能量,完成這一項跨國移築的艱難工程。

 

【走讀台北】台灣原汁原味的「古民家」!到淡水「一滴水紀念館」感受日本精緻優雅的建築美學

 

一滴水紀念館的移築不僅成為台灣和日本之間深化交流的重要平臺,更象徵著跨國人民社區建設的堅實堡壘。在這座紀念館內,我們可以同時欣賞到「水上勉文庫」和「陳舜臣文庫」,這兩個文庫的設立旨在促進台灣和日本近代文學的交流與共融。一滴水紀念館將不斷拓展和創新,成為國際交流、社區建設、文學以及建築等多個文化領域的引領者。

 

Info.

一滴水紀念館 位置資訊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巷30號

營業時間:週二~週日 09:0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