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到淡水又有一個景點可以造訪了
多田榮吉故居建立在淡水礮臺埔山腰旁邊,南邊即為淡水河,座北朝南,後有山坡,前為陡峭駁坎,在建築旁的庭園不但能欣賞河景,還可遠眺觀音山,擁有優美景色又有防偽效果的場域就被多田榮吉所看重,從原本清代學海書院的學田、日本學租財團資產變成多田榮吉先生的私人住宅。
這棟日式住宅於1934年建造完畢,此時多田已退休。這棟街長的住宅不僅是當時淡水第一棟接自來水的住宅,為了觀賞美景還將緣側設在南邊,充分的反映建築設計與基地周邊的關係,2016年修復並開放時,瞬間吸引許多參訪者前來,不單單欣賞古樸的日本房屋,也享受著多田榮吉也觀賞過的淡水河景。
建築格局特色
多田榮吉雖建於1934年,與其他和洋混搭為主流的宿舍群相比,此棟住宅仍維持傳統的住宅形式,其正立面面寬有8.3公尺,主要入口居中,兩旁設置窗戶,但後段就已L型的轉折與收縮慢慢進行房舍收束,最後剩下1.9公尺寬的廁所,正棟呈現「前寬後尖」的格局,這和中華傳統的中軸對稱和格局方正的住宅要求很不一樣。
牆身結構採用竹編夾灰泥的真壁作法,空間的區隔基本上以拉門為主,住宅本身也不在全區的中軸上,為偏右緊靠小路的設置,住宅後方順著原有小路的轉折收分,騰出了更完整的空地,也有較佳的眺景視野。
取次
取次為主玄關上階梯的一個方正空間,在修復前取次的天花板有一處彈孔,是二戰時期遭槍枝掃射而留下的,在修復時發現床板下有就彈孔,更證實這項說法。
雨戶
除了傳統住宅有基本的車寄、玄關、取次、座敷、茶之間、床之間、次之間、寢所、臺所、緣側、押入、廊下、風呂與便所外,在玻璃門窗和障子旁都有裝設「雨戶」,與互有防盜跟擋雨功能,是日式建築特有的建築器具,與護的部分還有分上猿與下猿,如同臺灣民居中的門閂,可固定於雨戶達到防盜效果,不使用時就收到戶袋中。
繼手
繼手是一個樑柱接合處所使用的榫卯,在多田榮吉故居中共有六種繼手:用於兩床束間上的追掛大栓繼、土臺上丁字交接處的蟻繼、有插銷的金輪繼、土臺上的鐮繼、鐵物栓鎖用的臺持繼與土臺轉角的隅留枘繼。
奉上束
天花板使用格緣天井的做法,更上面棋盤式構架的小屋組上的第三排有發現「奉上束」,定在棟木下之束上,背面註記昭和八年(1933)年建造,多田是住宅。此為祝賀多田70歲大壽所建之住宅。
棧瓦
屋頂為四披水形式,修復時完整的將不同的黑瓦棧瓦留下來並研究之,此棟房屋共有18種刻有不同文字棧瓦,文字個代表瓦廠標誌,有下塔悠同發、金、昌、川竹氏竹釘、三和蔡大銘、振、榮、合、辰、瓦、天、南、文山陳、松山西等,所以建造這間住宅時,屋瓦是使用各地的屋瓦舊料再利用拼合而成,且產地橫跨松山、下塔悠與文山。
雙緣側
整間住宅有兩個前緣側與後緣側,深度極深,一般緣側都是狹長型的洋臺感覺,但此建築的緣側寬到加上障子與拉門,位置也提供很好的觀景視野,我們可以知道曾經淡水可是臺灣八景之一呢。
多田榮吉
出生於1864年的兵庫縣,1897年渡海來臺並在城內的榮町設立「千代田商會」,從事電氣器材的買賣,也獨銷全臺東京賣酒株式會社的產品,1905年搬遷至淡水進行投資經營雜貨及政府的承包業務且開設商會,對地方發展也投資不少。
1930年被任命為第四任淡水街長,二戰後才返日,並將建築賣出給淡水獸醫劉興明,由於該宅在1973年又被經濟部以日產名義接收,這間房子便存在著複雜的產權爭議,歷經多次協調後才得以保存並登錄市定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