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北出發以景觀設計角度探索起,如何可以落實人本設計而轉為步行城市呢?讓臺灣人了解臺灣愛上臺灣。

清澈的寶藍色水泉,從日本時期到今天仍被乾淨地保留下來

台北市陽明山上,有一處會不時散發漂亮寶石藍光芒的湧泉,平時難以靠近,想要親眼見證它的美,更需要事先申請,或是趁著一年一度的打開台北活動,才有機會一睹其風采。這座湧泉在哪裡?正是草山水道系統的藍寶石泉。

 

藍寶石泉的建造史

在1928年至1932年間,面對1920年代起臺北市人口迅速增長的需求,因此1927年1月,臺北市協議會通過了第二次擴張工事計畫,選定大屯山作為水源,開始了草山水道的建設,而成為當時日治時期與水源相關劃時代的計畫。經過水源、水質和汙染等詳盡的考量,日本調查小組選擇了草山地區,最終確定使用第一和第三水源。據說,這兩處水源的水質純淨、味道香甜,加藥就可直接飲用。於是隔年草山事務所舉行了地鎮祭,標誌著這場大工程的啟動。此系統也是當時全台最頂尖的自來水系統。

 

藏在陽明山上的藍寶石湧泉:一窺草山水道系統的藍寶石泉

 

草山水道系統設施

草山水道系統也是全臺灣首次設置自來水水管橋的地方,並內建了水力發電設施,顯示出當時的先進水利技術。此系統不僅滿足了臺北市區的飲水需求,也展現了當時的技術水準。水管橋是草山水道系統不可或缺的建築體,分為第一、第二、第三水管橋以及中山橋(明治橋)。


藏在陽明山上的藍寶石湧泉:一窺草山水道系統的藍寶石泉

 

其中,第一和第二水管橋位於磺溪支流旁,分別承載第一水源的水,而第三水管橋獨特之處在於同時運送來自更高處的第三水源,橋面設計相當獨特。中山橋則負責將水運送至臺北市區,也是為何2002年拆除前的明治橋在橋面下的構造如此繁複。


第一水源座落竹子湖南方

藏在陽明山上的藍寶石湧泉:一窺草山水道系統的藍寶石泉


草山第一水源位在今竹子湖之南約一公里,七星山西側,從竹子湖往下走、從青春嶺(玉瀧谷)往上走就可以找到,其水自溪壁中湧出,因為大屯山的關係,陽明山的水經過硫磺的污染後就不能喝了。陽明山水源是在1927年設計, 1932年興建完成正式啟用,由當時的臺北市長田端幸三郎命名為「滾水頭」,為何取名「滾水頭」是因為水湧出來的樣子很像水被燒開,所以叫做「滾水頭」(臺語)。源頭取水井沿山壁建造,以石砌混凝土造建築物加以保護,至今牢固如初。壁體以疊石砌成,屋頂則為鐵筋混凝土造,內部沿山壁有以混凝土築造之止水壁及一水井,大門有鑄鐵造鐵門兩扇對開,上方壁面題有「滾水頭」三字痕跡。可能原以水泥鑲嵌,第一水源的取水井則保存良好並使用中。


當年用氣曝原理打造乾淨水質

藏在陽明山上的藍寶石湧泉:一窺草山水道系統的藍寶石泉


長程輸送過程中,水可能溶解一些氣體如二氧化碳、硫化氫,或因水管污染而產生一些臭氣或礦物質。透過水的氣曝,可以將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排除,同時去除鐵、錳等物質。具體方法是將水流成微粒狀態,形成泡沫,有利於與大量空氣接觸,以將臭氣散去。

 

從第一水源到氣曝室的水路長達4.2公里,因此需要進行氣曝。氣曝室於1929年9月4日興建,主體結構採用鐵筋混凝土,門上方鑲嵌有「氣曝室」三字。四周開有上下式窗戶及氣窗,內部設有水槽用於進行氣曝。第一水源的水在水管橋處減壓後,進入這個氣曝室進行氣曝,而從氣曝室出來的水與第三水源的水在聯絡井中匯合。然而,氣曝室很早就被改建為員工宿舍,內部設備也已拆除,外觀也經歷了一些變化,窗戶和欄杆不見了,並設有一扇門。

 

草山水管橋解決水源高地落差問題

藏在陽明山上的藍寶石湧泉:一窺草山水道系統的藍寶石泉

 

第一水源和第三水源之間存在一定的高低差,兩者都經過淞溪,因此在水流路徑上建造了草山水管橋。兩者分道而行,分別經過水管和水渠,最終在聯絡井處匯合。由於第一水源的水流自高處,因此具有一定的水壓,需要透過鋼鐵管來保持壓力,將水輸送至氣曝室。相對地,第三水源的水流出口與草山水管橋在同一高度,水流較為平穩,因此可以使用一般的導水暗渠,以減低成本。

 

藏在陽明山上的藍寶石湧泉:一窺草山水道系統的藍寶石泉

 

草山水管橋於1928年建造,並於1929年完工。這座橋全長48.4公尺,寬1.99公尺。第三水源的水流經這座水管橋,橋面上方鋪有水泥板。潮濕的水泥板和縫隙處生長滿青苔和小草,而第一水源則透過高壓鋼鐵管在橋面下流過。原為水管所行走的橋樑為了方便民眾通行,後來經過多次增建,包括為了修復水管而設計的可翻動水泥板於橋面東側,另一側為完整水泥橋供行走,現在也加設了水泥欄杆。
 


看見藍寶石泉的本尊:湧泉臺

藏在陽明山上的藍寶石湧泉:一窺草山水道系統的藍寶石泉


草山水道系統中的一大亮點「藍寶石泉」,整個系統建於1928年,至今仍保留「湧泉臺」的痕跡,是由田端幸三郎所命名。這座井由安山岩和鋼筋混凝土建造,分為上下兩個水槽,上槽設有止水壁,正面開口部上方還有虎心石的設計,形成一個斜面多孔岩盤湧水井。作為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特色之一,「藍寶石泉」展現出無與倫比的藍色。這泉水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含有一些歐美名牌水不具備的成分,如鐵、氟、鋅,使其成為一個特別的礦泉水源。當初建造時所使用的石頭屋取材自當地的安山岩,隱約呈現金黃、綠藍的色彩,形成一種「美麗的地質學巧合」,藍寶石泉的光澤正是來自於此,同時也是供應淡水的飲用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