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北出發以景觀設計角度探索起,如何可以落實人本設計而轉為步行城市呢?讓臺灣人了解臺灣愛上臺灣。

住在內湖的你知道這裡嗎?

在內湖區矗立的內湖庄役場會議室(現為內湖公民會館),於1930年完工,並於1999年6月29日登錄直轄市定古蹟,成為難得保存至今的台灣日本時期庄役場建築。

 

【走讀臺北】隱於高樓中的歷史痕跡:內湖老街中的庄役場會議室

 

1901年,日本官方實施官制改革,引進警察統治權,廢止原辨務署,成立了「支廳」,指派了一位警部廳長,直屬台北廳。1920年7月,再度改制為「州、郡、市、街、庄」制度,將內湖和南港兩地合併為「內湖庄」,而這時的「役場」即為現今的「公所」。1916年,台灣總督府台北廳廳長加福豐次親自主持內湖庄地方役場的落成典禮,這座建築成為「第一代」庄役場辦公廳舍,位於今天的內湖分局。

 

1930年,內湖庄役場會議室竣工,成為這片土地上的新地標。接著在1937年12月6日,「第二代」廳舍在原內湖派出所的位置啟用,與庄役場會議室相鄰。那時的內湖庄內,以第二代內湖庄役場為核心,交通擴張成放射狀的路網,這片區域在行政上可謂當之無愧的樞紐地帶。

 

【走讀臺北】隱於高樓中的歷史痕跡:內湖老街中的庄役場會議室

 

戰後的1945年,台北縣政府將會議室更名為「內湖鄉中山堂」,成為當地慶祝與活動的場所。1968年,內湖從台北縣劃歸台北市,中山堂再更名為「內湖區公所禮堂」。1983年,內湖區公所搬遷,原來的禮堂再度改名為「內湖區民活動中心」,至今仍然在為當地居民提供多元的活動場所。
 

【走讀臺北】隱於高樓中的歷史痕跡:內湖老街中的庄役場會議室

 

建築特色

這座建築採用了當時極富風格的藝術裝飾式樣,以加強磚造為主體,外貼著馬賽克和陶土面磚,再搭配洗石子的巧妙裝飾。這座建築呈長方形平面配置,最初設計有三個入口。

 

正立面的山牆則是由下而上水平遞減,上面有三個仿牛眼窗,窗邊的直條裝飾與勳章圖案交相輝映,更添建築的華麗感。別忘了細緻優美的雨庇和柱腳造型,它們都是這座建築風華獨特之處。內部面積達67坪,足以容納200人,採用了大跨距屋架,提供了極為寬敞的空間。

 

【走讀臺北】隱於高樓中的歷史痕跡:內湖老街中的庄役場會議室

 

統制倉

【走讀臺北】隱於高樓中的歷史痕跡:內湖老街中的庄役場會議室

 

「內湖路統制倉」歷史建築約建於1937-1940年,是日本後期(戰時)以制式規格所建的「糧倉建築形式」。興建的目的是為了提供平時或戰時,成為內湖地區重要的民生物資集散中心。主要收納稻穀、肥料及馬草(馬匹飼料)等物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由於位置隱密的優勢,曾一度作為松山軍用機場故障戰機的發動機臨時搶修廠。這座建築不僅見證著內湖地區的發展歷史,更在其結構中反映出日本時期的歷史文化背景。它坐落在內湖庄早期政治經濟中心的位置,擁有深厚的歷史記憶價值。

 

【走讀臺北】隱於高樓中的歷史痕跡:內湖老街中的庄役場會議室

 

這座建築位於內湖庄役場會議室的後方,保留了木製屋頂骨架,形成一處半開放式空間。原屬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北區分署所有。在2007年由財政部國有財產局台灣北區辦事處接管。為配合都市更新,進行了古蹟修護與歷史建物再利用計畫。

 

原址保留了5組狀況良好的木桁架,並復原了一座內湖路統制倉的原始高牆。底下設置了參觀及休憩空間,讓參觀者能夠近距離欣賞木桁架構造之美。也與北側的「內湖區公民會館」結合,形成了一條參觀導覽路線,強化了基地本身的歷史涵構和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