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人,現居東京。喜歡大都會的新潮繁華,也愛地方小鎮的人文風情。寫遊記、寫散文、寫小說也寫少兒讀物。近作為長篇小說《不在一起不行嗎》、散文《東京直送》和旅記《日本小鎮時光》,並曾以《麒麟湯》一書獲得金鼎獎。 官方IG:https://www.instagram.com/weizhong925/

無印良品、綠咖哩蛋包飯、講泰文的日本電影,
原來在曼谷也能發現日本點滴

在曼谷待上一個月,生活的據點雖然是離開了,但畢竟長年以來都是住在日本,因此在潛意識裡許多的習慣,或者說會去注意的事,大概很難徹底跟東京分割開來。

想記錄一下在這趟旅程中,一些曼谷跟日本相關的事。

無印良品有刺繡服務,各國都有。去年到泰國時就有這個想法,這次終於實踐。我去泰國的無印良品繡字,繡泰文,繡上我的外文名字「Riichi」的泰文發音字母。


提供泰文繡字服務的無印良品,應該是只有泰國限定吧?(同樣的,日文繡字,應該只有在日本限定?)繡字的時候,可以挑選要哪一種泰文字體。一共有四種吧,思考很久,最後決定是藝術字體。字體選擇完成後,再挑字級大小。工作日需等四天。原本想繡手帕的,在日本還蠻常用手帕,但意外的是泰國無印很少賣手帕。

四天後拿到成品,覺得可愛,很喜歡。發了照片給線上課的泰文老師,他是住在台灣八年多的泰國人,三十多歲。他收到以後,先回了我五個「5」(「5」在泰文裡與「哈」的意思同音),然後淡淡地寫了一句:「只有外國人才會想要繡泰文。」

啊不然勒?我就是外國人啊!我樂於享受,並且珍惜外國人對異鄉的熱情與好奇。那是旅人的特權。要是我住在曼谷的年數跟東京一樣久的話,必然早就失去這種情緒。

喜歡泰國無印良品賣的罐裝水,上面印著泰文「水」的字體很美。曼谷MUJI Cafe不賣餐,但有賣便當、麵包、飲料和甜點。喜歡吃的無印布丁這裡沒賣,不過有很多其他日本沒有的小蛋糕。每塊蛋糕都小小的,價格實惠,符合現代人不想吃太多甜食的期望。加入泰國無印的LINE官帳以後,喝飲料就可集點,九杯換一杯免費。咖啡還不錯,喝起來,就是一種⋯⋯嗯,MUJI COFFEE。


有一餐去吃了大戶屋。泰國大戶屋有賣跟日本一樣的糖醋鱈魚,是我的愛菜,台灣沒賣。吃起來雖然跟日本的口感還是差了那麼一點兒,但已算是能夠滿足想吃和食的胃口。套餐的冰綠茶會一直免費幫你加,喝掉了幾口,店員就馬上幫你補滿,喝到最後不得不請他別再加了,不然像個聚寶盆,永遠喝不完。大戶屋裡聚集著剛下課的日本學校的學生,男孩們聚在一起品味鄉愁。他們的制服沒有因為在曼谷就變得跟泰國學生一樣,仍是日本高校生的穿著打扮,幾個人就像是從東京被圈選起來,直接剪貼到這裡的風景。

前幾天去吃了另一間日式蛋包飯餐廳,店名叫「Omu」,這間店是跟日本有緣的泰國人所開的餐廳,雖然是泰國品牌,但整體氣氛很日本。吃了日本蛋包飯店裡不會有的菜色,泰國綠咖哩蛋包飯,非常合我口味。套餐的冰綠茶一樣也是個聚寶盆,喝到對店員婉拒再續。


KALDI在曼谷有開咖啡店,很大間,還有賣麵包。咖啡喝起來還行,但後來有一次點了杯HOUJICHA(ほうじ茶)被嚇到。不是茶包,是用粉沖泡的,水還是溫溫的,非常難喝。恰好看到行事曆,驚覺原來鬼月還未結束。

這間新開的KALDI在蘇坤威路24巷中間,一整棟樓都是日本的店。我如果步行回酒店公寓,經常會經過這裡。地下一樓有間新開的Fuji Supermarket,在曼谷有好幾間,對象是專門開給住在泰國的日本人。在百貨公司樓下的曼谷超市,風格都很洋派,但一踏進Fuji,從擺設到進貨,整個空間讓我一秒回到日本。雖然室內設計有點單調,卻莫名給我一種安心感。

晚上七、八點左右,熟食便當區開始貼上折扣貼紙,接下來的場面令我不禁會心一笑。一群人湧上搶購,觀察了一下,全是住在曼谷的日本人。果然日本人不管到世界上哪一個角落,都可以把生活過得很日本。

收銀台的店員是泰國人,買了漱口水,給出大鈔拿回零錢時,店員的作法竟跟日本一樣,先等你將紙鈔收到皮夾以後,再遞給客人銅板。不知道是不是日本風格的員工訓練,做到這麼細微的地步,讓我驚訝。

在暹羅百麗宮的電影院終於看了《怪物》。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劇本的得獎電影。當初上映時在日本錯過沒看到,沒想到在泰國看到了。聽說在台灣票房很高,但評價兩極,而自己是還滿喜歡的,決定找機會必須再看一次。雖然對於敘事線前後跳接得過度瑣碎有點意見,覺得有點干擾情緒的累積和承接,不過前後觀點反轉這部分倒是滿精彩的。當然最棒的還是兩個小孩子的表現。


電影表定時間是晚上八點半,結果光是預告和廣告片就播了半小時,九點才正式開始。明白的人都清楚,這就是泰國電影院的特色。

我那始終沒放棄努力學習日文的好友,得知我去看電影時,問我:「你在曼谷看日本片,看泰文字幕嗎?」我淡淡地回答:「我需要看字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