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北出發以景觀設計角度探索起,如何可以落實人本設計而轉為步行城市呢?讓臺灣人了解臺灣愛上臺灣。

這個地方也太有趣了吧!

苗栗有著亞洲第一口,也是在美國德雷克油井之後,世界上第二口油井。且其實早在1877年左右,當時的清朝政府就委請美國的鑽油技師簡時與洛克來臺,以機械化的方式成功鑽探臺灣第一口官辦油井,即位於今日苗栗縣公館鄉的出磺坑油井紀念公園。有趣的是,早期當地居民沒見過石油,看到點火會燃燒的都是當時遍布的硫磺,因而將之稱為出磺坑。

 

當時苗栗的石油與天然氣的重要性影響了苗栗的發展,包含台灣首條纜車興建,洛克耗時12天進入山區的官道為今天的臺6線後汶公路,對外運輸的後龍公司寮港和同興老街,能源供應上在日治時期給與了製糖和窯場的工廠,這也更影響到戰後公館成為窯業大本營的定位,同時還有米業、蠶絲業、鄉遨遊業等發展。

 

原來台灣也有產石油?循著「2023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展覽,到苗栗出礦坑感受礦業歷史現場

 

即便戰後石油和天然氣皆為臺灣中油公司所接管,但隨著產業展型,出磺坑也開啟了多元發會的契機。

 

苗栗出磺坑園區

 

2008年以「文化景觀」列為文化資產的出磺坑,內蘊了漫長開採歲月之中的工作與生活事蹟,內部的工廠、宿舍、油井都被妥善的保存,現在縣政府與中油都正積極的修復、活化與推廣當中。

 

整個園區大致被分為北寮、保安林與南寮三大區,入口位於北寮,映入眼簾的就是臺灣油礦陳列館和長不見底的地軌纜車,內部還有7棟歷史建築跟油礦生活場域,不但形塑了苗栗的油礦歷史場景,也串接油井紀念公園、工殤紀念碑等相關地景。

 

出礦坑油井

 

原來台灣也有產石油?循著「2023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展覽,到苗栗出礦坑感受礦業歷史現場



1903年,自淺野總一郎等人合組的臺灣石油株式會社開始,大量開鑿油井並發展油礦業,1912年,出磺坑的18號油井開鑿成功,之後19號、93號景皆開坑成功,目前這三座井頭皆留在地面上,但當時至少有踩到140多號的油井。漫步在保安林間的礦業歷史步道上,不但能挖掘這些井頭遺跡,也能感受當時採油領班的工作路線。

 

北寮舊辦公室

 

原來台灣也有產石油?循著「2023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展覽,到苗栗出礦坑感受礦業歷史現場

 

1924年事務所建成,日治時期初期管理出磺坑的行政據點,1969年歷經整修,改變了入口位置,也將屋頂改為唐博風,以其他宿舍和建築都改成水泥瓦的情況下,擁有綠色陶質文化瓦的辦公室甚為珍貴。

 

園區建築的一大特色就是外牆除了磚造外,也可以看到大量的鐵管構造和材質運用,由於中油的鐵管特別多,也會運用在牆壁、屋頂支撐上。修復完成後,保留日治時期大致空間形式和戰後大面開窗的特色。

 

北寮舊醫務所

 

原來台灣也有產石油?循著「2023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展覽,到苗栗出礦坑感受礦業歷史現場

 

1907年的出磺坑即有醫務所設置,1908年就有自苗栗皆來值班看診的醫師,1929年則有固定醫師常駐,以備油礦相對危險的職業有一定的緊急救助需求。建築基本也為磚造和木造為主,牆壁還有日治時期常見的編竹夾泥牆,們分為單扇和雙扇拉門,窗業都是拉窗,窗框內還嵌入了方形玻璃。

 

重機具維修庫

 

原來台灣也有產石油?循著「2023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展覽,到苗栗出礦坑感受礦業歷史現場

 

1960年才興建的重機具維修庫屋架圍鐵管搭建,牆體表面以水泥砂漿粉飾,還有刷上「1號」的標誌,天花板和門窗都是木構造,由於其為維修空間,不但建造於地軌纜車軌道旁,還有延伸至室內的輕便軌道,方便搬運和推入機具,包然轉盤都是建築之一體。建築後方是原本職工福利會興辦的兒童育樂所空間,現在還可看到鐵管入口意象跟遊戲場遺構。

 

出礦坑礦工宿舍

 

處長宿舍

 

原來台灣也有產石油?循著「2023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展覽,到苗栗出礦坑感受礦業歷史現場

 

1935年興造的處長宿舍,原為礦場主任的宿舍,現在看到的建築為1970年的改建結果,木架構也大量改成鐵管材質,都是以前鑽井工程回收的鐵管再利用,宿舍外的空間可見防空洞、庭園等設施,室內有基本的客廳、廚房、餐廳、浴室、臥室等完備空間,對於同為宿舍的其他房舍,其為出磺坑最高級之獨棟官舍。

 

八號宿舍

 

原來台灣也有產石油?循著「2023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展覽,到苗栗出礦坑感受礦業歷史現場

 

1925年興建的礦工宿舍,原有5戶,1968年大改造後轉為4戶空間,除了日治時期沿留下的磚造基礎、木架構、編竹夾泥牆外,還有室內木地板架高的設計,山牆側有助透氣通風的透氣窗,除了原本宿舍旁的公共浴室不復見外,整體而言維持了日治時期的風格。

 

十六號宿舍

 

原來台灣也有產石油?循著「2023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展覽,到苗栗出礦坑感受礦業歷史現場

 

1957年興建完畢,原本位於南寮的4戶於1968年拆除並改建於北寮併裝為8戶,後又從8戶合併到4戶,大致上與其他宿舍群皆同,特別的是,修復後門框以雙色設計,有新料原木色與舊料淺藍色的分別。

 

四號宿舍

 

1920年建造的宿舍群,從年代和編號來看是僅存最早的宿舍,大的構造與格局都和前兩個宿舍雷同,原本在最右邊間為理髮廳,衛浴設備在宿舍後方的室外,後來1968年才被改為5戶連棟。修復之後考量未來的建築活化,原先的廚房改成衛浴空間,並且採用乾濕分離的現代化設計。

 

十三號宿舍

 

原來台灣也有產石油?循著「2023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展覽,到苗栗出礦坑感受礦業歷史現場

 

目前唯一位於南寮且尚修復中之宿舍,1962年建成,南寮山脊陡峭因而發展較晚,1904年才加入出磺坑的掘油作業,1960年代由於南寮人口增加才闢建宿舍,十三號宿舍原本有8戶,後來員工減少才拆除變成4戶,現存3戶半與公共澡堂,直到2019年都還有人居住哦。

 

來到出磺坑了解到臺灣曾經如此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產業,從產油的歷史脈絡、建築保存、油業史研究道與周邊地區客家聚落、伯公信仰、教育等等,苗栗縣文資科也不遺餘力的進行規畫與研究,致力於將這項重要的資產推向全臺和國際,讓世人知曉臺灣有個獨特又核心的歷史場景。

 

目前有關出礦坑的歷史和相關活動,都還在挖掘研究和如火如荼的規劃中,但現在已經開放讓大家參觀探索,未來的台三線藝術季「幻油」也會運用宿舍空間舉辦活動,歡迎各位來此遊歷,說不定在山林漫步中還能發現尚未被公布的油業遺蹟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