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浩克漫遊中
看到的是最樸質的台灣
以及兩位主持人的人生
公視《浩克慢遊》自節目創始直到第四季的誕生,依舊反其道而行,繼續讓作家王浩一及劉克襄這兩位以書寫為主業、玩樂為副業的伯字輩老師主持,反而成為台灣行腳節目的大亮點。我們趁著第四季的播出,專訪王浩一及劉克襄兩位老師,與 Taipei Walker 談談這季的亮點與變化。
當旅遊成為顯學,思索的是如何改變
自從王浩一與劉克襄兩位以《浩克慢遊》獲得第 52 屆金鐘獎「生活風格節目主持人獎」肯定之後,這幾年的時光一直不斷思考要怎麼樣才能讓節目變得更不一樣?雖然劉克襄的表情,藏在口罩之後,但仍能感受到他的思量。「四年後再重新來,我自己是有一種複雜的心情,所謂複雜是,誰也沒想到是在疫情之下,旅遊也在這段時間變成一個非常重要的顯學。」
只見他喝了口咖啡,繼續說:「四年後當旅遊節目百花齊放的時候,那我們這個時候再重新來,該站在哪個位置呢?是 2014 年被認識的我們兩個?還是要用一個全新的我們?尤其當我們又老了四歲的時候,確實有很多我們必須去面對的。」
旅行中的過往,是不同人生角度的縮影
昨天 ( 3 / 3 ) 開播的《 浩克慢遊 4 》,可以看出兩位老師為了節目有多賣力,全新內容不單只有走訪台灣各個角落,更加入了「大叔的火花」內涵,就好像是某天突然有空,整理好裝備、關好家中水電,出門找朋友般的愜意,希望透過一個物件、一位許久不見的老友,或是過去曾吃過的美食、去過的場域,分享兩位主持人的人生體悟。
如同王浩一所說:「保持對不同人生的欣賞,旅行中所看到的不同景色,或人生的轉折,對我來說都是很棒的旅行狀態。」停頓了一下,他接著說:「那種歲月靜好的感覺,對我來說是很大的震懾,或許對我來說,旅行的浪漫,就是讓自己離開寫作的書桌四處雲遊,在回到書桌前,又有很多故事豐潤我的筆。」語畢,我們感受到兩位老師級主持人拍的不是節目,是人生。
「當生活走經驗、年紀、素養都到了,眼界自然也不一樣,像我們這種大叔面對這種事情,就比較有更不一樣的表現。」_劉克襄
打破台灣行腳節目常規
台灣介紹旅行節目百百種,過往的行腳節目不是找青春洋溢的藝人主持,就是以紀錄片搭配旁白的方式錄下台灣山林的美麗。但公視的《浩克慢遊》,找來已過耳順之年的兩位作家主持,還一播播到了第四季,未來更有機會在韓國看到。
看著節目內容,腦海突然浮現陸游的那句詩詞「老驥伏櫪,雖未歇於壯心。」問及拍攝累不累?不用想也知道獲得的答案一定是「累!」但劉克襄卻說覺得每次拍節目,都讓他感覺像是乘坐太空梭,「太空梭發射去哪裡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彷彿脫離了現實,直到收工、坐上計程車,我才又感覺回到了現實。」把《浩克慢遊》形容成一場太空旅行。
但說實話,拍攝還是累的!因為「真的拍得很用力,拍攝過程中我從來不記得飯店外觀長什麼樣子,摸黑而出、天黑才回。」王浩一道。
「我終於相信一句話:『觀眾看到的天堂,是攝影團隊的地獄。』」_王浩一
努力拍製的好節目不看嗎?
第四季的《浩克慢遊》,已經不再是由企劃主導節目故事的鋪陳,反而變成由王浩一與劉克襄兩個人與所有節目組共同發揮,一起說故事。更在第四季的某一集,找來曾經在第三季載過兩人的嘉義計程車司機,重新帶兩人跑遍嘉義,分享這些年的故事。
「如果再次入圍金鐘,我希望是節目得獎!」是兩位主持人心中最大的願望,因為從製作人到攝影導演,每一個人都很努力地拍出台灣輪廓,「我們只是略得美名而已。」王浩一謙遜的表示。不過正如劉克襄所說,只要未來在路上遇到觀眾,「跟我說,『拍得很好!希望你們繼續拍下去。』就是最大的鼓勵了。」
誠如公視的節目品質,《浩克慢遊》所呈現的是不一樣的旅行文化,希望觀眾在親身體驗國旅時,不單只是做一個觀光客那般走馬看花,而是為自己塑造一個有渲染力的旅行,從中感受的體會,才是最彌足珍貴的。
圖片提供:公視《浩克慢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