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愛吃,那就寫吃;既然愛玩,那就寫玩,用最直覺的想法,過最直觀的日子,最後乾脆活在自在裡。
zoechen@walkermedia.tw

太療癒了,光是聽一個地區的聲音,不論城市還是鄉間,都會讓人不自覺地一直聽下去。記得點連結去聽聲音搭配文字一起服用。

住在台灣,在生活中總有許多聲音。倘若用一天來當作聲音的週期,可能上午會有市場的人聲鼎沸、下午會有小孩放學的嬉鬧聲……每一個聲音都能代表台灣。《台灣環境聲音地圖計畫》的主持人,同時也是聲音藝術家的吳燦政先生,他自10年前開始從台灣頭走到台灣尾,紀錄與收集到1萬3千多筆的聲音,發展出長達10年的紀錄計畫。

 

【人物專訪】非影像,用聲音紀錄台灣各地的人文自然!台灣環境聲音地圖計畫聲音藝術家吳燦政:「聲音一直在,也一直不在。」
▲圖片來源:吳燦政提供,《天下雜誌》陳健豪攝影。

 

Taipei Walker也有幸採訪到他,請他談談這計畫開始的契機。也因為是首次以聲音取代影像,因此在文中,我們一邊搭配著《台灣小角落》 深入台灣各處拍攝的照片,與吳燦政老師所錄製的聲音,一同開啟台灣的聲音旅程。


聲音一直都在但也不會一直在

回首這紀錄聲音的10年,每一段音頻少則3分鐘,多則10幾分鐘,讓吳燦政發現聲音有個不穩定的特性。「不是每一個時間的聲音都有一樣的情境,或許因為天氣或生活路徑的變化,都會有不同的改變,人類的參與過程也會與之連動相關。」所以吳燦政會盡可能的在不同季節或是時間,不厭其煩地安排重複錄音,可想而知那資料庫的龐大。

 

【人物專訪】非影像,用聲音紀錄台灣各地的人文自然!台灣環境聲音地圖計畫聲音藝術家吳燦政:「聲音一直在,也一直不在。」
▲圖片來源:擷取自《台灣環境聲音地圖計畫》首頁

 

而這10年來,從聲音的密度與頻率之中,或多或少也能「聽」出台灣的產業發展與型態正在改變。吳燦政舉例:「比如我們習慣面對的城市交通聲響,或是特地節慶如廟會或選舉造勢的聲音 ,這些聲壓的改變,很多事可以探索出不同生活領域所成顯的模樣,以及當地人民的文化價值觀。」

 

【人物專訪】非影像,用聲音紀錄台灣各地的人文自然!台灣環境聲音地圖計畫聲音藝術家吳燦政:「聲音一直在,也一直不在。」

▲圖片來源:《台灣小角落》 拍攝《鬧元宵》遶境活動

 

像是萬華龍山寺的祈福法會聲音艋舺青山宮的法會聲音、或是水林鄉番薯厝順天宮的遶境聲 ,不同產業與生活型態也造就多樣的聲音場景,這是我們所生活的台灣,也是你我在日常中常聽見的聲音。

 

從市場,聽出人文的聲音

正如吳燦政所說,「生活的變遷」是可以聽得出來的,於是我們請他針對台灣319個鄉鎮中,找出地區的特色時,雖說他自己不會用特色區分聲域,反而習慣用比較的方式分出各地的生活聲響脈絡與差異,因此他用了「市場」來解釋。

 

「市場與生活密不可分,這獨立的消費習慣也與各項都市計畫連結。」他停頓了些繼續說:「像在都市,以南門市場為例,市場多半是內化與多樓層的空間配置;而鄉村的傳統市場則是以戶外居多。」在解釋過程中,吳燦政也先是分享了高雄左營區自由黃昏市場的聲音  ,可以發現因為是繁忙大城市中的市場,所以聲音聽起來很多汽車、摩托車等車水馬龍的聲音;而再聽他所提供的雲林縣水林鄉蕃薯厝的聲音 則是有一種完全不同氛圍的靜謐感,聽到2分22秒時,還可聽到人情味極重的廣播宣傳聲呢!同樣都是市場,光是城市與鄉村就有著不同的形態,當然聲音也會有截然不同的聲景。也從聲音連結出各地的生活型態與文化樣貌。

 

不只人文,連自然的聲音也有地域性

 

人文中有市場的聲音變化,當然自然裡的聲音也有不同。就連同是海岸線,各處海岸線的聲音也不一樣。「台灣的海岸線是非常多樣的,西部海岸從南到北的沙灘因應住居的工作型態,有漁港或貨運港到單純的沙灘,但也伴隨季節差異下的強勁風勢強勁,更多時候你聽不到海浪聲,而是刺冷天氣變化。如同中部區域彰化芳苑或雲嘉海岸,就連台東從北到南,都有不同的海岸聲線變化。」

 

 

吳燦政一邊說,一邊在網頁上點出彰化縣芳苑海岸線的聲音 與台東太麻里海岸的聲音讓我們聽。芳苑的海邊,有著機輪轉動的聲音,也因為西部沿岸的風勢,在收音上有或大或小的風聲,這兩種聲音也取代了我們認為在海邊應該可以聽得見的海浪聲;但當聲音切換到台東太麻里海岸線的錄音檔時,那股海浪聲或近、或遠,隨著浪潮的流動,有一股被帶著走的魔力,隨著浪去遠方,再回到彼方。

 

10年計畫是結束也是開始

回首計畫的一開始,不知是吳燦政在2006年發表聲音裝置作品《夜鶯》之後而興起的聲音課題?還是他單純想要尋找隱藏在視覺之外的藝術關聯?又或者只是單純想讓自己以不同路徑探詢聲音,總之,用10年歲月所累積的《台灣地圖計畫的聲音紀錄》儼然已經成為一份珍藏。他在粉絲團上也公告10年計畫即將告一段落,但這10年不是結束,反而是一個開始。下一個10年,他早已想好,預計將用特定主題的深入紀錄方式探索台灣的聲音。「或許是公路聲音電影的概念方向,但另一大方向是處理這十年的聲音資料庫的運用與延伸的創作。」吳燦政道。

 

 

在早期,常會聽到一股批判的聲音,說:「台灣是一個沒有歷史感的環境。」儘管這句話對於現在年輕人來說,是斥之以鼻的不屑,但真切來看這句話其實很悲哀,彷彿台灣沒有根、隨風飄散。可是透過吳燦政這10年的聲音紀錄,其實是可以發現台灣並非沒有歷史,「市井小民」的生活就是我們的歷史,我們也正在用生活堆疊出文化、累積並延伸至各領域,如同他所說的,聲音不是分貝或噪音,而是一種關係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