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人,現居東京。喜歡大都會的新潮繁華,也愛地方小鎮的人文風情。寫遊記、寫散文、寫小說也寫少兒讀物。近作為長篇小說《不在一起不行嗎》、散文《東京直送》和旅記《日本小鎮時光》,並曾以《麒麟湯》一書獲得金鼎獎。 官方IG:https://www.instagram.com/weizhong925/

舒服讓人安心的房間,
能休息也能釋放壓抑的憂傷

我家有兩個房間,一間是臥房,另一間是書房。書房除了放書架以外,還有內建兩個大儲藏櫃,用來收納棉被、行李箱、乾貨存糧等雜物。


說是書房,其實也不盡然只是書房而已,這裡同時也是我的運動間,我會在這裡練瑜伽(遠望曾經很勤奮的當時),還擺放了一輛健身車。從前會去健身房,但後來有自知之明,每次去只是跑步或踩健身車罷了,實在太浪費錢,最後決定買一輛健身車在家踩。
 

公司的社長來過我家,看到那台健身車時說他家也有一輛。他問我,真的有在踩嗎?我回答有啊。他聽了,露出一股過來人的眼神。
 

「過一年就會變成曬衣架,然後再過兩年就會變成大型垃圾了。」
 

「我會每天踩的!」我充滿信心地反駁。
 

「所有買健身車的人都會說這句話,」他用一種惡魔的口吻誘導著:「試試看嘛,你烘乾衣服時可以試試,掛被單床單特別好用⋯⋯呵呵。」
 

在那之後,社長時不時突然就會故意戳一下。
 

「健身車還沒變成大型垃圾嗎?」
 

不得不說他的激將法真有幾分效果,我就衝著他那句話,從未放棄過。
 

疫情前,家人至親常到訪東京,這間書房兼運動間就會挪用作為客房。在那段時間,我幾乎都不會踏入。所以到底該說這間房間是什麼房呢?因為多目的性而難以定義。不過,由於鋪了榻榻米,所以後來習慣就稱呼它為「榻榻米房」。
 

最初我來看房子時,走進這個小房間,腦海中就浮現出它未來鋪上榻榻米的景象。總覺得家裡如果有兩個以上的房間時,其中一間若不放床,就會想要鋪上榻榻米。傳統的榻榻米裝潢是釘死的,一旦要換很麻煩。而我的榻榻米房用的其實只是榻榻米墊,隨時可以搬移,方便很多。網路上訂購時還可客製化裁切尺寸,很貼心。現在的榻榻米款式應該是更琳瑯滿目了,許多還標榜防水材質,解決了以前總覺得遇水或潮濕就容易發霉的困境。
 

話說這間榻榻米房,我一直懷疑當它成為客房時,帶有某種不可解釋的力量。
 

在這裡睡過的訪客們,有八成的人曾跟我說過同樣的一句話:「很好睡。」
 

他們都覺得在我家睡得比平常更沉更久。
 

我的高中好友敏華算是箇中翹楚。她第一次睡在榻榻米房的那晚,竟一直睡到隔天傍晚。因為實在睡太久了,途中我有點擔心,一度曾想破門確認安危。後來發現,她每次來我家的第一晚都是這樣,我就放心了。
 

工作太忙的敏華,說她是來榻榻米房補眠的,而其他的摯友們也各自在榻榻米房找到了新的人生。比如某位詩人主編,平常總告訴我他很遲睡,會失眠,但每次來我家睡在榻榻米房時,其實他睡得都比我久。
 

說到這裡,不免擔心是否日後會有太多認識的人來東京時,都想嘗試住住看我家呢?老實說那確實會挺困擾。所以請容許我在此官宣,能入住榻榻米房的貴賓除了家人以外,截至目前為止的都是認識超過十年以上的摯友。至於「摯友」的定義為何呢?很微妙。我只能說,摯友都是懂得讀空氣的,不會主動要求,而是等候我的邀請,那就對了。
 

我媽也覺得榻榻米房好睡,住在我家時,她常說被子好輕好暖,房間好安靜。
 

我們從小認識的鄰居,也是我媽的好友安媽媽過世後的幾個月,我媽來東京旅遊。某一天早上,我媽起床走出榻榻米房時,她哽咽地告訴我,夢見了安媽媽。
 

「我夢到我跟社區裡的一大群人去旅行。在參觀完某個景點以後,大家回到遊覽車出發時,卻發現安媽媽沒有上車,不見了。車要開了,她一直沒回來。」
 

我安慰她,安媽媽沒有不見,只是先轉車去了另一個再也沒有病痛的地方。
 

我媽落下淚,點點頭,相信了這樣的說法。
 

榻榻米房釋放了她那些日子以來壓抑的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