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人都知道牯嶺街,但你知道這條街的歷史嗎?
牯嶺街因一本《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精采故事而家喻戶曉,也讓大眾得知牯嶺街是建中學生的回憶,也讓我們了解1960年代城南書報攤的鼎盛情景。如今的牯嶺街是什麼樣子呢?他還有什麼更神秘的角落可以探索呢?
牯嶺街小劇場
牯嶺街小劇場前身為1905年建造的總督府醫學校木造官舍,戰後作為警察局使用,約莫1995年時警察局搬離後才漸漸活化為展演空間,現在登錄為文化資產中的歷史建築,可是他的登錄名稱並非總督府醫學校木造官舍,而是原警察局中正二分局。
或許我們可從外觀上得知他早已不是木造建築,而是多層加建的混凝土建築,而其在修復上也是命運多舛,時常會有漏水和積水的問題,內部的空間配置、字體與建築外觀也都經歷了多次協調與改變,修復團隊與台北小劇場團隊曾有相當多的爭執。
建築外觀從2001年裝修後被做了幾次更動,從原本警察局的豬肝色變為淡黃色,再從淡黃色變為現況的粉紅色,現在又變成黑灰色,建築的大門、窗戶形狀大抵是日本時期木造建築之延伸,混齡土構造在街角牆面還有波浪起伏設計,是很有美感價值的戰後建築。
而目前1樓為實驗劇場、櫃台、文宣區,實驗劇場後方仍保留三間拘留室應合此「歷史建築」之名;2樓有會議室、視聽室、藝文空間;3樓為排練室。雖然可能會增加營運者的不便,但如果小劇場的大廳可以開放讓一民眾入內拍照、感受歷史建築氛圍會是不錯的做法,目前需要買票方能進入。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背景也很強調白色恐怖時期警察監督人民,國家權力壓制的肅殺環境,雖然今日我們較沒有這樣的記憶,警察局也改成小劇場使用,但我們可以理解此建築在牯嶺街印象的一席之地。
牯嶺街書報攤
牯嶺街是城南早期高階軍官與臺北帝國大學宿舍密集區,日本戰敗後日本官員們倉促回國,高階官員在返日之前,由於武士道精神難以另求他職,於是選擇販賣家當、銷售多餘的物品來籌措生活所需費用,我們可以想像這些高階軍官家中一定有很多價值連城的物品,因此1940末期的牯嶺街可說是高級批發地。
自此,牯嶺街漸趨發展為以集中舊書攤集市而聞名的街道持續了30餘年,直到1972年,臺北市政府因城市美化運動浪潮以整頓市容為由將牯嶺街的舊書攤完全拆除,只有店面型態的書店保留下來,隨著閱讀習慣改變,書店在牯嶺街也只剩下不到10間了,很難想像當代的書香榮景。
松林書局
藏在牯嶺街的松林書局可是有故事的呢!1945年時蔡木林跟著擺攤浪潮帶著兒子蔡鏡輝來牯嶺街經營舊書攤,在6年後蔡木林有自己的店面,成為牯嶺街上第一家舊書店。蔡惠萍於聯合報中有所採訪,松林的舊書主要是收購一般人家裡不要的書、第二是他們與其他舊書商自己到古物或紙廠內挑選。
我們從1960年代的聯合報可看到知名文人對松林有諸多高評:秦賢次有提到當代老臺北最有名的三大舊書店,其中就有最早成立的松林書局、妙章書店及趙克勵開的藝文書店。
魏子雲於1968年時評論牯嶺街與廈門街的舊書店中,以來鐘、松林、慶音、妙章、還有無店號的廈門街之二這五家,藏書較比古典。松林也因跨越明朝、清朝、中華民國國共內戰前的書籍與日文書等等,也吸引了于右任、臺靜農、張大千等人前來。
牯嶺街全盛時期有一百多家攤商、二十幾家店面。松林二代老闆蔡鏡輝所述,其實到1970年代後整頓市容這些書香氣息就迅速消逝了,後來光華商場興起,牯嶺街根本無法支撐。
由於大眾非常支持松林的營運,陸陸續續有公益活動、書攤市集等等舉辦,即便松林曾發生火災,蔡家人還是堅持的營運下去,書籍對他們有更深層的意義存在,散步經過也不妨去跟老闆聊聊他們的故事喔。
牯嶺街郵幣社
書報攤式微,但牯嶺街的另一群店面卻仍堅持著,那就是近20家的郵幣社, 1984 年郵政博物館於牯嶺南海路啟用後,附近便有郵幣攤的出現,中華商場這個原本是集郵天堂的地方自1992年拆除後便大量移至牯嶺街,填補了舊書攤消失後留下的店面空缺,漸漸成為「郵幣一條街」。
「樂群」當年從中華商場起家,「孔太太」則是早年就在郵政博物館外擺攤,至今已20餘年,這樣的場景可說是臺北獨有呢。
南菜園日式宿舍群
「南菜園」是兒玉源太郎的別墅,行政區劃則為兒玉町,他的日式別墅曾作為謝東閔居住使用,但於1970年拆除改為南昌公園。因此南菜園日式宿舍群只是保留了該名,約建於1910-1930年代,這批日式宿舍群是高階金融關社群所居住,外觀是地上一層雙併式木造日式宿舍,並呈現出日本殖民統治時階級分明之住居概念與當時金融單位宿舍之優越性。
極大的價值是日本人採用了適合臺灣氣候的做法,包括紅磚砌通氣孔、門廊、簷廊、高天花等,這些更詳細的內容我們可以期待修復活化完畢後欣賞之。
牯嶺街高等官舍群
前身為臺北帝國大學的教授宿舍,1928年左右興建,後期曾作為校長宿舍、方東美寓所等等,今日大部分房舍仍有人居住,戒備森嚴、圍牆高聳,只能從對街向內望。
資料來源:牯嶺街小劇場官網換一枚時光的紀念品、走訪牯嶺街郵幣社/故事、studio國家文化資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