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北出發以景觀設計角度探索起,如何可以落實人本設計而轉為步行城市呢?讓臺灣人了解臺灣愛上臺灣。

原來現在超熱鬧的赤峰街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巷弄學是台灣的精神,因為他透露出台灣真實的生活感與特色,而步入位於台北市中山區的赤峰街,更像是進入了一個綻放驚喜的都市角落。時至今日,這座巷弄內依然有不少汽車零件商家,隨著捷運中山站的開通,新的生命更逐漸流淌進來,帶著異國風情和本土精神,成為台北特色小店聚集的質感小巷。

 

 

赤峰街的歷史

 

【走讀台北】歹鐵仔街半世紀的變化:台北中山赤峰街上文創小店內的故事


這條位於中山北路附近的小巷,在日治時期靠近公務行政機關,因而吸引著不少基層日本公務員在此定居。與此同時,大稻埕、延平北路的熙來攘往,也吸引了不少臺灣的勞動階層民眾在此安家落戶。在那個時代,這條街上居多的是日、臺式平房,連棟的建築緊密相連,赤峰街的一角就是台灣第一座兒童樂園的所在地,過去在南京西路與赤峰街口甚至還有糖果工廠。

 

直至戰後,赤峰街的日式宿舍轉手交由臺灣人居住。這裡不僅有本地人,還有許多從外地來謀生的移民,街道逐漸變得狹窄擁擠,一棟磚造的台式平房曾經容納了多達8戶人家。學生、教師、公務員、勞工和酒吧的工作者等,彼此在這狹小的空間中共同生活,演繹著多樣的人生故事。

 

【走讀台北】歹鐵仔街半世紀的變化:台北中山赤峰街上文創小店內的故事

 

赤峰街的鄰近地區也因戰後經濟復甦而繁榮起來。南京西路、延平北路上相繼出現的劇場、戲院,豐富了這個小區的娛樂生活,各種商店和小販也帶來了生機和熱鬧。戰後的承德路依然是一條未鋪設柏油的土路,道路兩旁林立著各式打鐵作坊,其實真正的「打鐵街」在附近的興城街,而赤峰街則匯聚了眾多二手汽車機械零件的店家,這個角落被俗稱為「歹鐵仔街」。1970年的承德路拓寬工程,一些打鐵作坊遷移至赤峰街巷道,許多人因此誤以為赤峰街即是傳說中的「打鐵街」。

 

【走讀台北】歹鐵仔街半世紀的變化:台北中山赤峰街上文創小店內的故事

 

那個年代的「歹鐵仔街」,充滿了歐美、日本進口的二手汽車機械零件,這些零件經過專業翻修,再交由保養廠使用,也吸引無數車主紛紛蒞臨赤峰街,搜尋著他們需要的寶貴零件。如陳老闆自1981年起埋首於此,當時的赤峰街是生意興隆的代名詞,即便現今生意稍微減退,但所有的零件行老闆都依舊秉持專業,提供各種機械零件,他們是臺灣工業興起的堅實後盾。

 

【走讀台北】歹鐵仔街半世紀的變化:台北中山赤峰街上文創小店內的故事

 

北風社

 

【走讀台北】歹鐵仔街半世紀的變化:台北中山赤峰街上文創小店內的故事

 

北風社的誕生並非偶然,而是由一群20多歲的年輕人共同創建。起初是因為音樂而相識,隨後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夥伴,他們對社會的現狀充滿反思,同時也對龐克音樂深感熱愛。2014年的318學運,成為了他們的轉捩點,讓他們開始思考如何在抱怨中找到改變的方向。於是他們共同創立了「愁城」,這個獨特的讀書會關注社會文化議題,這也是他們將龐克音樂融入更深層次的精神追求的過程。

 

當初讀書會的影響力有限,且「龐克」這個詞對大眾來說可能稍嫌陌生。因此,北風社誕生的初衷之一是利用咖啡廳這個平臺,更輕鬆地與大眾互動。透過攝影展覽和講座,向人們傳遞香港街頭的動人故事。他們以柔和而溫暖的方式,影響著大眾的情感。

 

充滿個性的他們,選擇了赤峰街一座幾乎被遺棄的建築,經過辛苦的修葺,化作現在的樣子,資金有限,卻動手解決每個細節。屋內的天窗為室內引進陽光,保留屋頂的閣樓和大樑,閣樓鋪上塌塌米,營造別樣的氛圍,仰望可見太子樓的木結構。木頭成為咖啡廳的主軸,結合日式和臺式元素,保存老屋主的傢俱、帶來的椅子,牆上掛著老闆毛筆的字畫,每一角落都展現細心的設計。北風社不僅是咖啡廳,更是思想交流的場所,他們用愛心打造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聚會空間。

 

志文裝訂行

 

【走讀台北】歹鐵仔街半世紀的變化:台北中山赤峰街上文創小店內的故事


赤峰街49巷的街角有一座古老民宅散發著溫暖的黃光,曾經淹沒在時光長河中,如今被重新詮釋為「赤空間」。這個複合式空間融匯了人文歷史與藝術美學。赤空間的一部分被用來展示著建築的前身,也就是「志文裝訂行」的歷史,特別是那些珍貴的鉛字板印刷的展示,旨在讓更多年輕人了解這項技藝。

 

志文裝訂行於1956年級創立在赤峰街區,已經近七十載,見證了臺北都市的變遷,以及昔日歹鐵仔街的興衰。在這空間中,最引人注目的歷史古物之一,就是那臺「手動燙金機」。這臺機器有著將近半個世紀的歷史,它能將金屬字模燙印在紙張或皮革上,需要講究耐心和技藝。另一臺「鎖線機」,則能將紙張串聯成冊,使書本更加堅固耐用,同時也更容易攤平。

 

在赤峰街,這些古老的鉛字和復古機器被珍藏下來,提供您悠閒欣賞的機會,或者您也可以親自選擇字模,訂製一枚獨一無二的鉛字印章。

 

奎府聚

 

【走讀台北】歹鐵仔街半世紀的變化:台北中山赤峰街上文創小店內的故事


春秋、浮光、奎府聚,共同為赤峰街三大獨立書店咖啡廳。而浮光書店恰好與北風社為隔壁鄰居,而奎府聚則與春秋為林,其奎府的名稱蘊含著深厚的歷史學問,源自於大同區的平埔族社名,是文化的承載。在這書店咖啡廳中,你不僅能找到書籍的陪伴,還能在牆上的歷史疊圖中尋找臺灣的脈動,穿越時光的長河。在奎府聚,你可以點上一杯香濃的飲品,融入書香的海洋,置身於文字的世界之中,讓思緒在頁間徜徉,與文字對話,與歷史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