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心理師、美國NAHA國際高階芳療師、英國IFPA國際芳療師。現任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諮商心理師、多個知名網站合作作者、親職/旅遊作家。

正向眼光看待自己,
一定要愛惜並肯定自己的能力


▲圖片來源:Emma Watson's instagram

「我覺得自己糟透了。」
「我真醜。」
「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我做得永遠都不夠好。」

 

明明表現優異,卻總是出現諸如以上的自我懷疑字眼,進而導致心理困擾?或許你可以留意關於「冒牌者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這個現象。

 

讓我們先來了解何為「冒牌者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在 1978 年由臨床心理學家 Pauline R. Clance 和 Suzanne A. Imes 提出,指一些成就高的人害怕被人認為是冒牌者。患有冒牌者症候群的人即使有著充足的外部證據證明他們的能力,他們仍然深信信自己『不配』。他們把自己的成功歸因於運氣、時機,或者僅僅是他人的過分抬舉。冒牌者症候群在出色的女性當中特別普遍。」(節自維基百科)

 

冒牌者感受的人會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運氣或是僥倖,而非自己應得的,1958 年美國心理學家 Heider 提出,自認為是冒牌者的女性都有認知偏差,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外在因素,也就是不穩定且無法掌握的。就連看似人生勝利組的名人,如《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妙麗」艾瑪‧華特森,或是臉書營運長雪柔‧桑德伯格等,這些成就卓越的女性都曾坦承自己在成功後仍有不安感,即便她們有優秀的能力,但仍無法將自己的成功歸功於自己的能力,並總是擔心有天會被識破自己其實是個騙子。

 

#冒牌者個人感受經驗是一種有害且偏好作用於某些信念的思考方式,要追溯到成長脈絡以及社會氛圍,其關鍵核心在於個人自尊感的養成,英國心理學家 Michael Argyle 指出,影響自尊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個:他人的反應、與他人比較、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對社會角色的認同和在群體中的歸屬感。猶如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所言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人與社會,社會與人密不可分,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即在原生家庭所形成的迷你社會開始學習,從中認識到自己,進而形成個人的價值信念,故瓦解冒牌者症候群的核心,與原生家庭的關係不容小覷。

 

擁有良好而平衡自尊心的人,能夠自信地看待自己的個人能力,正向眼光看待自己,以及愛惜肯定自己的能力,並且能在任何情境下,發自內心地意識到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當我們自我評價甚高時,我們更傾向於突破自我,並渴望進步,故培養與自我的正向心靈連結至關重要。

 

#不需要做完美的人,而是要保有完整性。非常喜歡榮格說過的這句話:「與其做好人,我寧願做一個完整的人。」真正發自內心的自信,不是在自我感覺良好時,而是當你也感到自己不好時,仍能意識到自己是完整的;故自我整合及有意識去面對生命的河流走向,是邁向個體化的必要態度。

 

繼續覺察自我感覺,與經驗搓揉的過程中做不斷做整合,這是一條漫長的路,而將會替你累積自我的正向信念,讓你逐步走向自我實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