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人,現居東京。喜歡大都會的新潮繁華,也愛地方小鎮的人文風情。寫遊記、寫散文、寫小說也寫少兒讀物。近作為長篇小說《不在一起不行嗎》、散文《東京直送》和旅記《日本小鎮時光》,並曾以《麒麟湯》一書獲得金鼎獎。 官方IG:https://www.instagram.com/weizhong925/

欣賞平面格局圖與創作之間原來很有關係

好像常有人容易誤解,以為如果作家的散文風格抒情,小說故事多情,就認為作家一定生性浪漫,成天忙著傷春悲秋。對作家的創作過程也有不切實際的想像,總認為作家感情豐富,所以寫作隨性,就好像看風往哪裡吹,天光往何處乍洩,筆觸就隨之改變。其實,只要有機會聆聽任何一位作家,述說他們如何寫出一篇散文,又怎樣架構出一篇小說的話,相信很多讀者都會驚訝,原來創作是很「結構性」的事。僅是滿懷情感卻不夠理智的寫作者,基本上寫出來的文字永遠只是喃喃自語,很難具有溝通性,無法撐出一篇大規格的作品來。
 

尤其是寫小說。我常覺得寫小說很像是蓋房屋來的,小說中的每一個人物、人物的性格設定、身世背景、對話情節,還有想要傳達的主題等等,從這些小環節的緊密契合,去組成一篇故事,整個過程就有如蓋房屋需要設計圖,從打地基開始,一步一步往上蓋⋯⋯矗立好了整體的外觀架構以後,接著再依照房屋的格局圖去整修內部隔間與裝潢。
 

不知道是不是這樣,其實我在很小的時候,根本還不知道未來會走上寫作這條路時,就很著迷於用積木蓋房子這件事。後來,有很長一段時間,甚至進階到愛上製作擬真的模型屋。


做模型屋比玩積木,當然是複雜更多了。零件的粘接組裝和上色的過程,每一個動作到下一個動作之間,都極度需要耐心。那或許潛移默化訓練著我更懂得(未來在創作上的)不冒進。做模型屋總是讓我心無旁騖,專注力特別集中的過程也帶著療癒感(雖然彼時年紀太小並不懂這三個字),完成時看見成品,如果做得接近理想的成果,成就感油然而生。怎麼想,那些情緒都很像現在寫作時的感受。
 

模型屋內的格局,總是在蓋上屋頂以後就不太容易看得見了,可是整間模型屋,我最願意花力氣去慢工租細活的,反而是內部的設置。在還未蓋上屋頂以前,從上而下鳥瞰室內的隔間,又或者蓋上屋頂之後,從窗戶窺視若隱若現的室內格局,總激發我許多的想像。
 

如果真有人住在這裡面,會是什麼樣的人呢?如果我住在這裡,是否會過起不同的生活?有空間,有人物,有想像力,一間房屋就有了生命力。而架構小說時最初需要的「胡思亂想」基本功,大概也就是從這個階段開始慢慢熟能生巧的吧?


房屋格局圖在日文稱為「間取り図」。關於房屋格局,日本自有一套像是密碼的專業用語,比如若在平面圖上看見寫著「2LDK」,意即房屋的格局是有兩個房間、一個Living Room(客廳)、一個Dining Room/Space(用餐空間)、一個Kitchen(廚房)。學生或剛畢業找工作的職場新鮮人考量預算,找的租屋較小,格局通常會是「1Room」和「1K」,兩款都是中文所說的小套房。差別在於「1Room」是一開門,所有設備包括迷你廚房都擠在一個空間裡,而「1K」則是屋內還有一扇小門,區隔開迷你廚房和房間。當然,後者的租金就會高一點。
 

早就不做模型了,但直到現在,我還是很愛看房屋建案的平面格局圖。雖然公寓大廳的信箱旁明文張貼著禁止投函廣告,但總還是會出現不少傳單。房屋建案的銷售不在少數,其中有新房子的,也有重新裝潢好的二手屋。每次清信箱裡的傳單時,其他的廣告大多看也不看就丟,唯有不動產的傳單,我會攤開來略為掃描幾秒,主要就是想看看平面格局圖。這樣的空間配置理想嗎?看著格局圖時,腦中就開始忍不住勾勒貨好或壞的想像。我現在的家有兩個房間,所以對有三個房間的格局圖總是特別感興趣。想像如果我家能再多一個房間,這張格局圖會是我喜歡的生活空間嗎?想像力不用花錢,想好想滿也無所謂。
 

公寓信箱有要你買房子的廣告傳單,但經常也會出現另一種不動產傳單,詢問你是否打算要賣掉現在住的這間房子,而且就是寫得很清楚,要買這棟大樓的物件。原來,是有對這裡心儀的客戶常在詢問房仲,看能否恰好等到一個有人賣房的契機,想要住進這裡來。
 

總在這時候,我想起過去製作模型屋的心情。我曾想像住進某一個不存在的空間裡,而如今則有人想像希望能住進我實際的空間。能住到一個喜歡的地方真是一種緣份吧。美好的生活是一種想像,房屋的空間則是落實這種想像最具體的方法。然而,能不能幸福過日子,其實又跟具象的房屋本身無關了,最終還是得回到精神的層面,最初的那個無形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