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北出發以景觀設計角度探索起,如何可以落實人本設計而轉為步行城市呢?讓臺灣人了解臺灣愛上臺灣。

永康街真的是台北最具代表性的街道之一!

2022年英國知名「Time Out」雜誌入選了全球最酷街道之中,而亞洲第一名和全球第四名的殊榮便是台北市永康街,永康街對於台北觀光的知名度已超過30年,到底是有什麼樣的魅力讓短短的永康街擁有國際評價的認證呢?

 

 

永康街的歷史

 

1920年代,永康街、麗水街、金華街等街廓已慢慢浮現,當代的城東地區尚是一大片的田野地,唯有霧裡薛圳第二支線經過此處(今錦安市場西側的無名巷),有零星的農舍在此搭建,1930年代起這裡興建了相當大量的總督府的官舍區,劃設了錦町、福住町與昭和町,永康街也是當時唯一的一條石子路,也算是奠定了這裡的居住品質和居民性質。

 

 

由於緊鄰兩間重要的大學-臺北帝國大學和師範大學,也規畫了臺北未來最大的七號大公園(今大安森林公園),永康街區更是被視為當代具文化與教育為一體的重要文化街區,而且甚至擴及到更外圍,影響了周邊機能的屬性。

 

譬如東門市場被視為貴族市場、很快在戰後被拆除改建的臺北刑務所、刑務所農場也快速地成為居民住宅和政大的公企中心以及新生、金華等國中小至今都是明星小學等等,可以說永康街的人文薈萃是從日本時代延續到戰後。

 

戰後原本的日本官舍轉移給當時中央官員居住,周邊的住宅也吸引當時收入與教育水準較高的公職人員,因此永康街發展出的商業性質為另一個層次,較為茶藝文化、書畫藝術、精品雅致的小店在此設立,除此之外中國各省的美食也在此聚集發展,永康街漸漸地成為多元文化迸發出的特色街區。

 

 

即便1979年代起這裡的日本宿舍群一一拆除,成為我們今日所建的五層樓50年老公寓群,但同時也讓更多的外來人口移居。雖說如此,街廓尺度、老店經營和居民所形塑出的永康品牌尚未散去,反而是促成更多的街區變化,鼎泰豐、金雞園、永康牛肉麵、東門餃子館等老牌店家一一興起,東門西服店、60年波士頓理髮廳、40年的永業書店等更是見證了這裡的精采轉變。

 

 

以在地人來說永康商圈的範圍大致是金山南路與新生南路之間,北起信義路,南至麗水街33巷,但是在信義路一側由於捷運開通與國際觀光興起,變得相當商業化,若要尋找更有在地韻味的小店便要往金華街一側尋找了。

 

永康街必探:波士頓理髮廳

 

 

隨著復古風潮的起步,這樣的懷舊式理髮模式成為部分年輕人必去的理髮店,感受阿姨那樣閒話家常的氛圍、便宜的理髮價格、最後以擁有十幾年洗頭與按摩頭皮的絕佳功力作為結尾,或許在這樣的店面才能尋找到社區中的特色生活感。

 

而這更被2021年的《當男人戀愛時》作為經典場景,由於這間店面帶有公寓和公園間的完美框景和構圖比例,波士頓理髮廳瞬間爆紅,成為諸多攝影愛好者來永康街必須踩點的位置,也願意花費少少的錢進入理髮洗頭,我們甚至可以從門口的腳踏出入量來判斷是否客滿,大概三台就算客滿了,老闆們可能也沒想到經營了近60年又迎來一次商業高峰吧。

 

永康街必探:永康街31巷11號日式宿舍

 


由於交通便利而成為商業與房產價值極高的永康街區,曾經的單戶傳統日式宿舍所剩無幾,大約是城東地區拆除最多的地方,因此僅存的兩、三棟傳統房舍便顯得格外珍貴。2022年底,原居住於永康街31巷11號的屋主提報了這棟日式傳統家屋進列冊追蹤階段,目前正進行審議的排程之中,若日後文資審議通過並修復活化,永康街原有的日式宿舍元素或許可以填補,讓特色街區更加圓滿。

 

申請人為沈先生,其父親為時任物資局秘書課長,父母於1959年左右搬入這棟臺灣省物資局公務人員配給的日式宿舍,與當時一同申請的葉家一起居住,沈家人一居住就住了64年,可謂見證了永康街的發展史,但隨著去年沈先生的母親去世,此動房舍便要交還給經濟部。依據建物的第一次登錄年間推測為1944年建成,至今屋況保留相當完好,戰後甚至被擴建了兩倍大。

 

保證責任者為當時自立購宅的重要組織-東門住宅信用利用購買組合,通常為日本時代有錢有勢的人合作購地建屋的宿舍群落的合作組織,而相對於總督府興建的量產官舍,其形式與格局更為自由獨特。

 

沈家人居住時相當保護這棟日式宿舍,從其調查中即可觀察,天花上的洋小屋組屋架除了一根木柱被蛀蝕換新,其他如舊。曾經被鐵皮覆蓋的屋頂經過沈家2015年從日本進口黑瓦重新搭建後,解決了因破損而嚴重漏水的問題。

 

至於建築內的拉門、雕花欄間、床之間、氣窗都被完好的保存甚至還可以使用,牆壁也都還是原本的編竹夾泥牆與雨林板外觀,如此完整的日式宿舍在永康街確實能發揮歷史教育和社會福祉的效果,以沈先生說的,若改成古蹟讓廠商活化經營,在最熱鬧的永康商圈,反而比較有商業價值,我們也期待這棟老宅未來的動向。

 

永康街必探:林務局局長宿舍

 

 


林務局局長舊宿舍位於金華街上,是永康街區唯一被指定為市定古蹟的日本時代建築。俯瞰這棟老宅保存著完好的日式黑瓦和鬼瓦,讓人難以想像它建於1932年,之所以有文化資產身分,主要是因為它的精神柱(床柱),也就是這個房子建築的精神所在。除了濃厚的日式風格外,宿舍還融入了當時流行的art deco風格,使這座建築物更具西洋藝術的美感。

 

後來前林務局長徐學訓入住時,因為空間不足一家九口使用,便在前後院進行增建,但屋內大部分建築仍保留原貌,且保存得相當良好。屋內高處還有存放著「棟札」,記錄著建築的年代、材料、興建的大匠師及修繕的過程。

 

林務局局長舊宿舍是一個重要的歷史建築,提供社會大眾了解日本時代的建築風貌,也是一種教育。當地居民希望林務局能保留歷史脈絡,並對外開放參觀,也期待未來建築的規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