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北出發以景觀設計角度探索起,如何可以落實人本設計而轉為步行城市呢?讓臺灣人了解臺灣愛上臺灣。

臨沂街這些老屋建築實在是太美了!

作為台北城東一條重要的道路,臨沂街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記憶。早在1939年的台北市區計畫街並公園圖中,臨沂街的蹤影已經出現。當時的城東地區是台灣總督府在1930年代興建大量職務官舍群的所在地,同時也是高砂建築信用購買組合興建文化住宅的區域。再往南則是著名的東門市場所在地。

 

【走讀台北】臨沂街上的時空疊合,一覽中餐日屋與東門市場的風華

 

雖然現今臨沂街貫穿著忠孝東路至信義路,但在1970年代,金山南路的興建已逐漸取代了臨沂街的重要性。但若回溯至1990年之前的行政區域觀察,城中區與大安區的分界線正好就是臨沂街,可見當時臨沂街的代表性。

 

臨沂街串聯著各個時期的城東發展歷史,見證著日本時期的光輝。至今,臨沂街上仍保存著眾多珍貴的歷史遺跡,值得我們深入挖掘與欣賞。每一個角落都承載著故事,每一處痕跡都述說著昔日的風華。

 

臨沂街北側:馥園

 

【走讀台北】臨沂街上的時空疊合,一覽中餐日屋與東門市場的風華


位於臨沂街北側的馥園,是一座仿效中國江南風格的建築,建於1988年,建築設計師是練福星。1980年,老闆楊淑貞決定在復興北路開設自己的中式餐館,於是馥園應運而生。之後在1986年,她參觀了蘇州的園林,決定在她在臨沂街新購土地上打造一座比留園更宏偉的建築。馥園以全檜木材料興建,圍牆上還刻有馥園二字的雕刻,這座耗資三億元的建築顯得非常華麗。

 

馥園成為台北在1990年代後高檔的中式餐廳,主要提供國宴等級的料理。馥園曾獲得法國美食勳章,一直是各方達官顯貴舉行交際應酬、接待國際使節的重要場所。此外,在兩座建築群落之間還有一座連結的藝品樓,展示著書法大師啟功等人的字畫真跡,但由於高聳的圍牆,民眾難以一窺究竟。

 

然而,馥園在2014年悄悄歇業,楊老闆聽說在經營與上海的食品貿易,而直到2023年的今日,馥園建築仍完好的矗立在臨沂街上,熙攘的民眾經過還是會瞅其一眼,不知道接下來這棟檜木興建的高級建築回朝什麼樣的未來前進。

 

臨沂街東側:文房

 

【走讀台北】臨沂街上的時空疊合,一覽中餐日屋與東門市場的風華


位於城東的文房,是1930年代總督府興建的日式職務官舍群中的一座建築。戰後,它成為時任財政廳副廳長稽昌先生的居所,直到約莫1990年代稽家人搬出後,該建築歸還給公家單位。直到2013年的老房子文化運動,這座建築才得以修復和活化,成為現在的公益性圖書室。

 

在修復過程中,整棟建築的80%使用檜木進行改建,而20%則保留了原本的台灣杉木材料。建築內外充滿了當代裝飾藝術的風格,許多長條拚街和雕刻的木頭裝飾點綴著建築的內外部,其中最顯著的是大門旁的八角窗。目前,頂新集團接手承包了這座建築,將其轉化為對所有大眾開放的閱讀空間。這裡不僅提供舒適而古樸的環境,還能讓人們了解城東地區過去的歷史。

 

絕美日式老宅建築「京倫會所」

 

【走讀台北】臨沂街上的時空疊合,一覽中餐日屋與東門市場的風華



京倫會所建於1911年的百年建物,曾是一位日本醫生的住所。戰後這棟房屋由國民政府接管並移交給台灣大學,用作教授宿舍,因此沒有太多損壞。然而,隨著宿舍的老舊化和無人居住,這棟老屋成為一項重生計畫的一部分。

 

近年來京倫建築集團的董事長李俊琳先生向台灣大學租下這座老屋,進行修復和整修,並將其命名為「京倫會所」。主要目的是免費提供給一群熱愛藝術的老畫家朋友們,提供一個展示作品和進行藝術交流的場所。

 

【走讀台北】臨沂街上的時空疊合,一覽中餐日屋與東門市場的風華


整修沒有改變老屋的任何主要結構,甚至連屋頂的瓦片也因為沒有損壞而沒有動搖。天花板的樑柱則嵌有過去用於隔開電線路的絕緣體器材「礙子」,建築的一小部分使用整枝的細竹編織成面,並使用白揚灰和泥土抹牆,也恢復了所有的窗花圖案,門前庭院的杜英樹依然保留,向人們講述著這座屋子的歷史。而展示空間也提供咖啡茶飲,做為小憩之用。

 

展覽空間之後方,面對後庭院之荷花小池塘,有榻榻米、桌椅數張,可供喝茶、交誼,拉上木門,可作為小型藝術研習或討論的空間,只不過現在京倫會所導向展覽空間為主,在沒有展期時節是沒有開放對外參觀的喔。

 

【走讀台北】臨沂街上的時空疊合,一覽中餐日屋與東門市場的風華

 

有「貴族市場」之稱的東門市場

 

【走讀台北】臨沂街上的時空疊合,一覽中餐日屋與東門市場的風華

 

東門市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代時期,起初只是一個提供貧窮人家謀生的攤販聚集地。直到1928年,日本政府正式將其劃定為東門市場,並透過收取衛生清潔費的方式管理和監督市場運作。隨著市場的穩定發展,東門市場逐漸成為經濟建設課的管理對象,而非法攤販的監管則由警方負責。

 

東門市場至今仍有「貴族市場」的稱號,源自戰後國民政府接收了日本人在城東留下的高級官舍群,供中央相關要員居住。此外,仁愛東村、信義東村等眷村的規劃也靠近東門市場,這些都成為市場的主要顧客來源。

 

這樣的多元文化交融使得東門市場不僅有來自中國各省的口味,也轉型為販售高級和高價商品的場所。因此,自從1960年代起,老一輩攤販便將其稱為「貴族市場」,這個稱呼也在《臺北人》這本小說中有所體現。

 

【走讀台北】臨沂街上的時空疊合,一覽中餐日屋與東門市場的風華

 

儘管都市計畫法修訂後積極納管攤販,但在出口擴張和新批發商機充斥的時期,市場上的攤販數量仍然不斷暴增,外市場的攤位超越了內市場。1979年,金山南路的拓寬使東門市場被一分為二,但顧客們仍在兩側來回穿梭購物。西側包含原本的內市場,主要提供餐廳、熟食和大量的叫貨服務;東側則以蔬果和肉類為主。

 

而到了1980年代起,東門市場已委託商蔚為興盛,攤販代購日本衣服、家電等比比皆是,已成為滿足日常生活和娛樂的高級商業聚集地。今日隨著捷運東門站的建設,攤販還有往動更延伸的現象,從原本在臨沂街的外市擴及到臨沂街75巷,成為「三愛里攤販集中場」,彼此以不同方式經營,展現東門市場獨特的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