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北出發以景觀設計角度探索起,如何可以落實人本設計而轉為步行城市呢?讓臺灣人了解臺灣愛上臺灣。

平時經過沒注意都不會發現這些街屋的美呢!

台北市中正區的重慶南路一段早在清代就出現,時稱為府前街與文武街。在日本時期兩端便改名為本町通。當時的情景是一片繁華,到處都有銀行、書店、文具店與茶莊。

 

【走讀台北】一探台北舊城區重慶南路北段的變遷,回到「本町」欣賞隱藏街屋


1900年代城牆拆除並重新規劃道路,讓每個來臺北的人都會經過本町。同年,總督府成立了「臺灣書籍株式會社」,在本町通開了一家大型門市,書店最早都集中在新起町附近,如東陽堂、日臺堂等。隨著大型書店進駐本町通,也創造了濃厚的書街氛圍。

 

【走讀台北】一探台北舊城區重慶南路北段的變遷,回到「本町」欣賞隱藏街屋

 

戰後,重慶南路的書店轉交給國民政府與上海人,從賣日語書籍轉為賣中文書籍。臺灣書籍株式會社改組成「臺灣書店」,而新高堂則被接手並成為了「東方出版社」。此外,太陽號書店也被商務印書館所取代。上海人紛紛前來投資,形成上海人主導的臺灣文化出版事業。

 

【走讀台北】一探台北舊城區重慶南路北段的變遷,回到「本町」欣賞隱藏街屋

 

上海商人帶來了敏銳的商業嗅覺、快狠準的行動,加上財力富足,購置城內房產,尤其是重慶南路和衡陽路交會處,也看中了重慶南路的客流和書報商機,開了一家又一家的書店,成為書街的開路先鋒。然而,如今的書店已不及以前,老牌書店紛紛熄燈,讓位給商務旅館進駐。

 

辰馬商會支店/專賣局臺北支局/彰化銀行

 

辰馬商會的歷史始於1896年,為河東富次在大稻埕開設,主要代理販售日本酒、飲料、味噌等商品。商會的業務迅速擴展並在1921年成立了株式會社,本社位於臺北市本町四丁目,1928年,河東富次在臺北市本町一丁目3番地的樂天地商辦興建辰馬商會的本町店鋪。建築由設計師鈴置良一設計,這座三層樓的建築於1929年5月完工。

 

【走讀台北】一探台北舊城區重慶南路北段的變遷,回到「本町」欣賞隱藏街屋

 

隨著專賣事業在臺灣逐漸擴展,尤其是在1933年實施了啤酒專賣政策,為了管理方便,專賣局於1933年成立了「專賣局臺北支局」,其轄區包括大臺北與桃園,負責監管食鹽、菸酒、樟腦、火柴的專賣以及樟腦的製造。專賣局臺北支局於1934年9月遷移到原辰馬商會本町店鋪。

 

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了台灣省專賣局,延續了日本時期的專賣制度,並設立了專賣總局和8個分局。1947年2月27日的一次專賣局臺北分局的查緝行動導致了二二八事件的首次爆發。隔天,台北市各區爆發罷工和罷市,許多市民走上街頭前往臺灣省專賣局臺北分局,進行抗議活動。儘管該局事先做好了應對準備,派遣了大量警力,但由於示威人數眾多,不久之後還是爆發了焚燒事件。

 

【走讀台北】一探台北舊城區重慶南路北段的變遷,回到「本町」欣賞隱藏街屋


儘管事件發生後,專賣局台北分局仍然負責監管臺北地區的專賣業務,直到1966年才遷移到中山北路。而位於重慶南路的建築則於1986年成為了彰化銀行臺北分行營業處所。隨著彰化銀行的民營化,台北分行仍然繼續在這個地址營業至今。

 

島津製作所/原峰圃茶莊/樂天地

 

在日本時期,重慶南路一段35號的街屋曾是島津製作所臺北出張所的所在地。戰後,這個建築由峰圃茶莊租用直到2012年。

 

【走讀台北】一探台北舊城區重慶南路北段的變遷,回到「本町」欣賞隱藏街屋

 

重慶南路、漢口街、懷寧街、開封街街廓在日治時期被稱為「樂天地」,此新規劃的商業區域在1929年由臺灣土地建物株式會社投資建設。建築由技師鈴置良一設計,受到當代Art Deco影響,建築常使用連續圖案的預鑄泥塑裝飾。(圖片為樂天地)

 

【走讀台北】一探台北舊城區重慶南路北段的變遷,回到「本町」欣賞隱藏街屋

 

除了歷史建築的重慶南路一段35號和彰化銀行臺北分行之外,在開封街和懷寧街仍然保留著一些當時同時期建造的建築。這些建築的外牆裝飾主要使用了磚和水泥,柱子上還有精美的石雕紋路,窗楣線和窗臺線之間的橫帶型水泥裝飾以洗石子為主要材料,設計為一樓店鋪裝置招牌使用。另一個特點是開口成長條形窗,上面刻有精美的線腳,並且有木製窗框。(圖片為樂天地)

 

【走讀台北】一探台北舊城區重慶南路北段的變遷,回到「本町」欣賞隱藏街屋

 

峰圃茶莊成立於1883年於廈門,直到1922年才遷至臺北,後於1945年後從大稻埕的江山樓搬遷至重慶南路一段35號,2017年搬遷至漢口街。建築經歷了一次增建,主要是在後半段增加了四樓作為臥室。秉持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理念,以其精湛的技術生產茶葉,價格公道。此外,峰圃茶莊也跟上時代的潮流,不僅製作優質茶葉,還提供珍珠奶茶等。

 

臺灣商務印書館

 

【走讀台北】一探台北舊城區重慶南路北段的變遷,回到「本町」欣賞隱藏街屋

 

在1898年,新高堂開設店鋪之初,附近也出現了幾家競爭對手,如並木書店、太陽堂書店、城谷書店等,它們在當地很有名。然而,在接下來的十年間,這些書店紛紛消失。最初小有規模並獲得小學校教科書特許的並木書店,後來因家庭變故而被迫停業。太陽堂書店原本計劃增資改建,但後來計劃遇到困難,最終關閉。

 

1947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派遣代表來台灣籌設分館,並取得了原本由「太陽號書店」使用的店面。首先,在這家書店的三角窗上立起招牌,並於1949年更名為「臺灣商務印書館」,獨立經營。1964年,受人尊敬的王雲五先生出任董事長,並於1968年將原址改建成一座四層鋼筋水泥大樓,即後來的「雲五大樓」。2014年12月3日是臺灣商務印書館在雲五大樓最後營業日,外牆的「臺灣商務印書館」及「雲五大樓」鑄字招牌則原地保留。

 

菅野外科醫院/第一外科診所

 

1934年,菅野尚夫的日本醫師曾在此經營「菅野外科醫院」,1950年,此房舍從日式木造建築改建為三層樓鋼筋混凝土建築。1955年醫院在陳春坡醫師購得後更名為「長春醫院」,接著在1959年再次轉手,成為臺灣骨髓移植專業方錫玉醫師的診所,便成為「第一外科診所」的新家,由漢口街遷至開封街現址。今日第一外科診所已經結束營業,建築在2003年被臺北市政府認定為歷史建築。

 

這座建築有著獨特的特色,充滿了當時的風華。它擁有齊全的候診室、藥房、看診室和病房,並以當時的建築風格為代表,包括磚牆、水平帶和圓弧造型。這個建築也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它既是診所又是住宅,呈現出當時私人診所的獨特風格。雖然立面保持不變,人事已經全然不同,這個地方已經成為一棟補習班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