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北出發以景觀設計角度探索起,如何可以落實人本設計而轉為步行城市呢?讓臺灣人了解臺灣愛上臺灣。

廣州街真的是台北最有歷史韻味的一條路!

廣州街的路廊自1905年的臺=台北市街改正圖上就是都市計畫道路之一,這條街道串聯了許多重要地標,包括以學海書院而聞名的書院邊街、有料館媽祖繞境的料館口街、育嬰堂前身仁濟院的育嬰堂邊街,以及龍山寺所在的龍山寺街和剝皮寮老街。

 

【走讀台北】到艋舺散步去!台北萬華廣州街上的豐富史蹟一日遊

 

如今,走在廣州街上,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過去的歷史痕跡,以及那些曾經填平的龍山寺荷花池、熱鬧的艋舺夜市和以觀光為導向的剝皮寮。除此之外,廣州街上還隱藏著許多老屋的故事,它們深埋在人潮之中,等待著我們去發掘。

 

龍山寺與剝皮寮

 

【走讀台北】到艋舺散步去!台北萬華廣州街上的豐富史蹟一日遊

 

艋舺龍山寺自1738年創建以來,一直是台北地區泉州三邑人的重要信仰中心。見證了艋舺地區城市與行郊的發展歷程,同時在信眾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艋舺龍山寺不僅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其祭祀儀典、組織架構以及影響範圍也超越了萬華地區的祭祀圈。這座寺廟所展現的神蹟和其在清法戰爭中所做的貢獻,更凸顯了其在地信仰力量的根深蒂固,使艋舺龍山寺成為台北盛名的佛教廟宇之一。

 

剝皮寮聚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代早期,綿延至清代、日治時期以及戰後,成為足以彰顯艋舺特色的市街。此外,這裡緊鄰著老松國小,在都市規劃中將該校旁的老街保留為學校用地,實行禁建措施,因此使得這段街道能夠保留清領時期的街型和日治時代的牌樓厝建築。

 

絕美三層洋樓「穀鳥軒」

 

【走讀台北】到艋舺散步去!台北萬華廣州街上的豐富史蹟一日遊


位於廣州街150號的穀鳥軒,座落在龍山寺大門口的西北側,地理位置上可說是艋舺街區的核心地帶。不僅如此,這座建築與艋舺過去的特色產業也有密切的聯繫。穀鳥軒建於日治時期,最初是由高得旺作為屋主經營的三莊百貨,後來高家將其改為藝旦間經營。如今,穀鳥軒二樓特色獨特、精美別緻的窗臺仍然保留,那是過去用於吸引客戶的窗口位置。

 

【走讀台北】到艋舺散步去!台北萬華廣州街上的豐富史蹟一日遊


日後,高家決定將此屋出售給同姓的屋主,最終由艋舺高氏宗親會的高成購得。從戰後到1980年代期間,這個建築先後成為榮興貨運公司、聯合國眼科義診診所和萬華眼科所在地。

 

然而在此之後,由於無人居住且缺乏維護而變成一座危樓。直到1999年,同樣姓高的屋主高聰忠佶立決定保存這座建築,他成立了穀鳥軒有限公司來修復這座老屋,同時以同名的穀鳥軒經營民俗文化複合式餐廳,直到2006年才閉店改為今日所見的85度C。

 

作為一座三層樓的洋樓,穀鳥軒的建築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其保存完好的山牆,周圍裝飾著花草泥塑和勳章飾物,而中間則是代表「高」姓的家徽。二樓的對開木門和門簾更是凸顯了這座建築的華麗風格,也讓人能夠想像當時作為商店門面的場景。此外,入口和左右兩側都有開窗,窗戶主要以挑長大型為主,總共有27面窗。

 

莽葛拾遺二手書店

 

【走讀台北】到艋舺散步去!台北萬華廣州街上的豐富史蹟一日遊


位於艋舺公園旁邊的莽葛拾遺,是艋舺周邊唯一的書店,也是一座超過百年歷史的紅磚街屋。莽葛其實就是艋舺在漢人將平埔族語Bangka翻成閩南語時的音譯之一,而拾遺則意味著撿拾遺棄之物,與這家二手書店的理念相呼應。

 

【走讀台北】到艋舺散步去!台北萬華廣州街上的豐富史蹟一日遊

 

莽葛拾遺的室內裝潢完全以仿舊風格為主,保留了過去的木頭建築結構,除了擁有以中華文化為核心的二手書籍外,還擺放著木頭、瓷器等經典的古董商品。這裡非常歡迎喜歡尋寶的旅客前來探險,欣賞古董文物,同時感受著老屋中隱藏的神秘與樂趣。


仁濟院與仁濟醫院大樓

 

【走讀台北】到艋舺散步去!台北萬華廣州街上的豐富史蹟一日遊

 

台北仁濟院是台灣醫療社福機構的先驅,其歷史可追溯到1866年。當時,板橋林家在艋舺地區經營保嬰局、育嬰堂等相關機構。直到1899年,臺灣總督府將這些機構合併為仁濟院,辦公中心設於今日廣州街243號。仁濟院同時也設有安老所,是老人福利機構的先驅。然而,在1972年,仁濟院被裁撤,並改建成現今的仁濟醫院大樓。


仁濟醫院大樓對面的廣州街200號是仁濟醫院的舊址,該建築大約建於1950年代,是一棟被拆除一半後才獲得文化資產身分的歷史建築。它展現了典型的50年代建築風格,包括洗石子外牆、鋁窗、花格鐵窗以及磚造木構結構。在最初的仁濟院拆除後,這座歷史建築成為廣州街上唯一見證仁濟院歷史的建築物。

 

學海書院

 

【走讀台北】到艋舺散步去!台北萬華廣州街上的豐富史蹟一日遊

 

艋舺的學海書院又稱文甲書院,是台北市僅存的書院之一。它的建造始於1842年,由淡水同知曹謹主導,並興建了書院和學田。後來,較知名的院長陳維英接任,他居住的地方即是今天的老師府,也就是大龍峒的陳悅記祖宅。陳維英可謂是當時鄰里中最受尊敬的院長之一。在1864年對學海書院進行修繕時,他還為書院題寫了一對聯。

 

劉銘傳擔任巡撫時,曾親自到學海書院探訪並獎勵書生。在1867年,淡水同知興建的艋舺義塾和淡水線學也隸屬於學海書院,使其成為淡北地區最高的學府,顯示出該書院在北台灣的代表性和文風鼎盛。

 

然而,在日本統治時期,台灣各地共有40多所書院都被日本人廢棄。學海書院曾短暫被用作日本人的宿舍,並在1910年被出售。之後,該地轉手給了艋舺人吳昌才,再轉售給高榮華,最終成為了「高氏宗祠」至今。

 

黃氏宗祠

 

【走讀台北】到艋舺散步去!台北萬華廣州街上的豐富史蹟一日遊

 

江夏種德堂黃氏宗祠,是位於艋舺的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宗祠。它的起源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間,當時這座宗祠原本是艋舺富商黃祿的私宅。然而,在清咸豐年間,外國洋商計劃在該住宅附近興建一間茶館洋行,引起了當地群眾的不滿和公憤。

 

這起事件引起了官方的介入和協商,同時也得到了當時的艋舺郊商黃龍安的協助,他出面解決了這場爭端平息眾怒。為了感謝這場風波中的和解,黃祿毅然決定無條件將他家宅的中央前後進房屋和土地獻給江夏種德堂,作為黃姓大宗祠的永久據點。

 

「江夏」這個名稱代表著「郡望」,它是秦漢時代實行郡縣制度後產生的,象徵著郡中的望族地位。「種德」則是宗祠的自立堂號,寓意著對後世子孫的深切期許和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