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工作者、撰稿人。對於影像與音樂有長年的需求,與其說是興趣,倒不如說那是生活必需品。

換個角度來說,如果你今天是有錢的投資人,電影還會是你有興趣的投資項目呢?

看完正要上映的新片《巴比倫》預告,突然想跟大家聊聊電影這件事。《巴比倫》是我心目中很想要看到的電影,片長達三個小時,還是R級。整部片不能說充斥性愛毒品暴力,但至少不避諱。本片講述黑白默片時代到有聲電影之間所發生的瘋狂故事,製作班底為《進擊的鼓手》、《樂來越愛你》導演Damien Chazell領銜的團隊。 演員有瑪格·羅比、布萊德·彼特、陶比·麥奎爾這些大家至少耳熟能詳的名字,唯一擔心的只有政治正確與取消文化會不會影響到本片想要傳達的時代性而已。

 

 

而在北美的票房第一時間並沒有開出紅盤甚至還有點慘的同時,我不禁思考,觀眾想要的電影是什麼呢?《巴比倫》是標準電影人會喜歡的電影,但對普通觀眾意味著太長的時間、可能有點慢的節奏、太久遠的歷史。但我還是會想要進戲院去看,身為影像工作者跟長期的觀眾,我自然有一套判斷的區間,這個典型是觀眾不喜歡,但我就是超級愛的那種類型,例如之前被罵到翻掉的《罪夢者》。

 

電影的至高地位與不可取待性,在這些年一直在不斷地向下墜。串流平台興起、收視習慣的改變、疫情時代的來臨,都點亮了電影產業非常明顯的紅燈。而且特別是千禧年後出生觀眾對於電影的認識,會不會變成了「老師上課會放的東西」、「漫威宇宙的後續」、「CP值比不上串流平台吃到飽」的老古董了?

 

換個角度來說,如果你今天是有錢的投資人,電影還會是你有興趣的投資項目呢?

 

打個更直接且極端一點的比方:今天我即便對於魏德聖的《台灣三部曲》改成了動畫版有點傻眼,但仍會去觀看,但要是鈕承澤出了新片,我肯定是會打上大大的折扣。要說多有才華,我自己是覺得比不上金基德,要說惹人厭,我倒是覺得鈕承澤更讓人無法接受一點。但如果今天我是台灣電影的投資人,以賺錢為目的來投資,而不以個人品味為主導的話,我是絕對不會把一毛錢投到魏德聖手上,如果他今天肯折衷一下理想再拍個《海角七號》類型的電影,那我肯定樂見其成。但如果是《賽德克巴萊》跟《台灣三部曲》這種資金黑洞(殘酷的是募資了三億元後,現在連交件都有問題。)我還是會考慮投資在鈕承澤身上,這傢伙的人品有點問題沒錯,但起碼拍的片子能賺錢吧。最起碼這傢伙出獄後,說要拍片就一定會自帶流量啊,至少新聞一定有,現實就是行銷預算還能少一點,不是嗎?

 

以投資人角度來看,或許才能更貼近觀眾吧。

 

 

以往在看到這個人去電影院只看英雄聲光效果片的時候,我心裡都暗自覺得:《天啊這傢伙的品味真的有夠差的。》但現在都覺得,你只要願意買票進電影院,讓比在家等串流來的好太多了。要面對新時代才能面對歷史,如果有天電影成為了歷史詞彙,那我覺得就尊重吧。最起碼,你在帶不太進電影院的朋友《沙丘》時,至少還能得到這好好看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