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夏拉拉》共同主持人,是一位愛閱讀的歌手,透過分享,陪著讀者一起閱讀,所主持的Podcast節目固定於每週一晚上更新,分享輕鬆有趣的書單。

最近,我沒事在家除了玩「動森」,就是練習轉念。

 

 

為什麼會開始練習轉念?前段時間因為演出全民大劇團的舞台劇《倒垃圾》,常有機會跟佩霞姐聊天,當時她與我討論她的著作《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談到有些人嘴上說要溝通,心裡可能也沒有惡意,但說出口的每一個字其實都在故意勾起對方的憤怒,像是「我沒想跟你吵架,但是你老是把我的話當耳邊風。」這句話有兩個字攻擊性超強的,「老是」,這兩個字讓人聽了就是直接往心裡去,認定原來「我一直都被你認為是這樣的人」,也難怪對方會暴走了。

 

 

後來,我接著閱讀佩霞姐的另一本著作《轉念的力量》,從那時開始,有事沒事,我便開始練習起溝通與轉念的技巧。畢竟這兩本書根本是金句大全,隨地讀到都會想拿螢光筆劃重點,例如:

 

「有人說『同理心』不就是換位思考嗎?我的答案是:No!因為我們對自己很殘酷,即使換到對方的立場去想,還是很殘酷。」——《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同理心的培養絕對是要從『善待自己』、『同理自己』開始,而轉念功課讓我們可以好好認識自己,看清楚我到底是一個如何對待自己的人。」——《轉念的力量》

 

前陣子我接了一個主持工作,確認完工作內容,我天天睡不好、無敵焦慮,擔心害怕自己會搞砸的念頭一天比一天龐大,即便每天花兩、三個小時準備、訓練口條,但還是不安心,練到聲音都快啞了,還是沒把握。這時我忽然想到,趕緊把《轉念的力量》拿出來,開始練習「轉念功課四問與反轉」。

 

延伸聆聽:轉念的力量~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閱讀夏LaLa】第83集

 

場景:夏宇童的房間

(夏宇童自問自答,練習轉念)

 

「你會搞砸這份工作,這是真的嗎?」

「嗯……我覺得我很笨、臨場反應不好,常有怪事發生在我身上,有可能當天機器出問題、來賓有狀況,或是我不小心說錯話,而且我很衰,常在重要時刻出現一堆怪人怪事,肯定搞砸!」

 

(內心獨白結束,整個人發熱、躁動不安,低頭看書中第二章標題「轉念功課基本概念:質疑你的念頭。」)

 

「我能確定這是真的嗎?」

 

 

十年前有一場校園主持工作,由於來賓更換演唱曲目沒有事先告知,所以我講錯了歌名,當時台下全體同學對我「齁~~~」大聲吐槽,或許他們以為主持人會有什麼機智的反應來解決危機,並、沒、有。那次是我第一次主持現場活動,我完全傻在那邊,慌亂到爆炸,超級認真地跟大家說對不起,現場氣氛無敵尷尬,下台時還被校方指著鼻子說:「這是我見過最爛的主持!」

 

想起這段往事,就明白焦慮從何而來,因為那一次的挫敗感仍然滯留在心裡。就像佩霞姐說的:「當一個人針對某起事件或某個人感到不悅或懊惱時,情緒的背後一定有一個主要引發情緒的念頭,由於過往某個不愉快的經驗殘留在無意識中,給了該經驗負面的解讀,因此,只要外在某個事件觸發了這個藏於無意識中的負面經驗,便會不假思索即刻引動舊有的經驗反應,也就是讓我們不舒服的感受。」

 

(進行第三個提問:「有這個念頭時,我如何反應?」)

 

「這幾天我拚了命的練習,因為我很笨,危機處理不夠好,所以我要一直死背一直死背,把流程抄寫一百遍、記得滾瓜爛熟。但就算再怎麼努力,我還是可能會失敗,因為我運氣不好、很衰又笨。」

「佩霞姐說過:『面對負面情緒,我們通常有兩種處理方式:一,怪罪他人,責備他人活該。二,怪罪自己,苛責自己無能。』想想,妳很不愛自己耶。」(苦笑)

 

(進行第四個提問:「沒有這個念頭時,我是怎樣的人呢?」)

 

「我會喜歡主持工作,因為我喜歡照顧人,我習慣把對方的心情放在第一位,像是主持人會照顧好受訪來賓、現場氣氛,把流程控好且在其中穿針引線。如果我沒有這個念頭,我會更大膽更有自信,不再被動地完成工作。」

 

(進行反轉,也就是轉念的起始)

 

「接下來要反轉了,我們要怎麼反轉呢?」

「我不會搞砸這份工作。我不會搞砸這份工作。我不會搞砸這份工作。」

「好,請提出三個不會搞砸這份工作的例子。」

「第一,上次的失敗經驗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了,在那之後每次接到活動或是節目主持我一直都記著上次的失敗所以很努力的學習,所以這一路並沒有每場主持都討砸,也有順利的呀!現在的我已經不是十幾年前的自己了。」

「第二,我是對工作有責任感的人,練習說話做主持功課本來就是基本,但最重要的就是現場經驗,所以我不能害怕每次的突發狀況,每一次的驚險都是一堂別人教不了的課。」

「我喜歡主持,我喜歡每次完成主持工作後所帶來的成就感,喜歡每次透過訪問得到更多養分。」

 

做完轉念練習不久,我就上場挑戰了。主持的時間出乎意料地順暢愉快,但我一直記得上場前的心理掙扎有多麼漫長。想想,那些壞念頭其實也沒消失,但是聲音變小了,不太能影響我了。我才理解佩霞姐說的「我們不是把壞念頭轉變成好念頭,把悲傷轉成樂觀,或倡導正向心理學。支撐本書背後的是東方哲學思想裡『如實、如是』的智慧,是『道法自然』的精神。」

 

我們沒有辦法扭轉已經改變的事實,但可以想清楚這些經歷會帶給我們的影響,也不要壓抑內心的聲音,那些念頭。「我很努力,但是我不快樂。」「我很焦慮,生活不知道為了什麼在忙碌?」越是忽略心裡的感受,就增加許多不好的念頭,這些念頭會打擊自己、質疑自己,久了便相信自己就是如此差勁。

 

經過幾次轉念的練習,我也意外發現自己得了需要別人肯定的病,盲目地追求別人給自己的掌聲,所以不再問自己想要什麼、做什麼才是快樂的。想想,我還真的不愛自己啊。從今天起,我要變成新的夏宇童(轉身打開「動森」,在島上找尋新生活)!

 

 

圖片來源:M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