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工作者、撰稿人。對於影像與音樂有長年的需求,與其說是興趣,倒不如說那是生活必需品。

台灣是不是面臨一個音樂市場的斷層了?


最近幾年總是討論到金曲獎與金音獎之間的入圍名單越來越相似的問題,總是會覺得台灣是不是面臨一個音樂市場的斷層了,關於這個問題,筆者主觀認為金音獎還可以更偏向獨立發行一點,但金曲獎來說,反而是與時俱進的剛剛好,再奢望一點的話,如果可以把語言的給獎項目全部換成類型來給獎才是筆者真正想看到的。以下放上林生祥當年拒領客語獎座的歷史回顧畫面。


林生祥拒領金曲獎 「最佳客語歌手」和「最佳客語專輯」(還一次拒領兩座)


這裡不得不提一個名詞,音樂產業過去受眾最大,收益最多的產業叫:『華語流行音樂產業』。但認真說起來,在現在必須認清台灣的音樂產業早已經不是已華語市場為主要導向來製作與發行了。早期來說,那是個唱片只要不要做的太糟糕,有好的通路與宣傳,可以輕鬆賣破百萬張的時代了,一張唱片三百上下的價格標準,放在現在一個月的串流聽到飽都不奇怪,現在買唱片早已經不是拿來聽的目的了,更多的是收藏與認同音樂的價值而消費。


而現在可以聽音樂的通路太多了。各類型平台整合之下,選擇多到你根本聽不完,也代表聽眾越來越難停留在一張專輯裡,所以在這個時代單曲做得好,遠比專輯重要,筆者雖然是專輯概念控,特別會注意專輯排序的人都不得不承認,這是個單曲的時代了。看看韓國那些偶像團體的第一支單曲到第一張正式專輯的發行時間有多長就知道了,與其同一時間釋出十首歌曲,倒不如釋出一首歌曲,加上拍好的MV,每個月一支,聽眾還比較記得住歌手與歌曲。


讓我們回到主題,那現在的問題是,在現在要判定是否是主流音樂,除了看各大串流平台的點閱率外,還能以什麼標準判定呢?個人覺得是現場演出的票數踴躍程度,以及歌曲是否被做二次輸出,例如連續劇與電影的插曲或是主題曲,或者是商業代言及業配歌曲。


而獨立音樂的判定方式,過去則是是否為獨資自費製作為標準來做判定,但在現在是有點失準的,在傳統的通路影嚮力式微的時代,已經不是準確的依據。而且獨資有大有小,大的獨資自己開公司有穩定的業務,只要是歌手本身的團隊,亦可稱為獨資,但不代表沒有接代言或是穩定業務來作為收益,一個成熟的公司運作起來,其實並不輸所謂主流音樂產業的流水線輸出的產品吶。

 

陳嫺靜與Project Plus Eyes 合作的【See More Possibilities】,是典型不失個人風格卻又切合並且抓耳的業配歌曲。


而且可能這個歌手跟團體,以往還是獨立音樂人的身份,但現在可能簽進公司簽了合約了,可能會變得略微流行些,但也可能還是保持著他們的風格,全看公司的標準來訂立。典型的例子就像是告五人簽了相信音樂後的成熟發展,打開相信音樂的youtuer,細看你就會知道他這家公司到底簽了幾個以前的獨立音樂團,這樣做的公司不只相信音樂一個,各大廠牌都是這樣子發展的。在現在要養藝人跟歌手,倒不如在社群平台上找尋有一定受眾又有潛力的對象。

 


『戀愛是科學』片尾曲 告五人-愚人遊戲

 


所以筆者認為獨立音樂的判定,反而是精神上持續做不吃香的音樂類型與主流市場相反的都可以稱作獨立音樂,而非獨資或是簽約藝人,反而比較簡單點。又或者其實這個議題只有老人在乎,現在的年輕弟弟妹妹根本不在乎流不流行或獨立,反而更熱衷於對於自己喜歡的音樂買票聽現場或收專輯,這也是個好現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