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北出發以景觀設計角度探索起,如何可以落實人本設計而轉為步行城市呢?讓臺灣人了解臺灣愛上臺灣。

每天上下班都會經過台北橋,但你知道這座橋背後的歷史嗎?

澳洲有雪梨大橋、英國有倫敦鐵橋,這些以城市而命名的大橋,通常都是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最古老也是國家交通幹道的大橋,而在台北就有這麼一座台北橋,橫跨了台北市與新北市,不但是臺北具歷史性的大橋,至今也是重要幹道之一。

 

台北橋的出現,也進而衍生出台北在地許多地名,也就是大同區的大橋頭,大橋頭位於大稻埕與大龍峒之間,範圍界定相當模糊,但大概都會址現今臺北橋下、大橋國小和延三夜市的範圍為大橋頭,但實際上與大稻埕和大龍峒皆有重疊部分。那在台北橋的建造對於周邊地景有什麼樣的變化與故事呢?讓我們來探索探索。

 

【走讀台北】台灣最具特色的橋就是它!從大橋頭的百年變遷,尋找「台北橋」的前世今生

▲大橋頭地區歷史街屋


台北橋的歷史

 

在1887年,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開始建造這條鐵路,並於大稻埕地區南側設立了大稻埕車站,這也是台灣第一個車站。鐵軌從大稻埕地區外圍向北延伸,並在今天的民權西路轉向西,跨越淡水河,這也是一座木橋,於1889年完工。

 

1895年,日本接收台灣後,改稱這座橋為淡水橋。因為木橋的維修不易,當時決定將鐵路改道,轉由新店溪上游往南走,也就是今天的鐵路路線,因此台北橋失去了鐵路功能。1920年,台北橋進行了重建,但同年淡水河暴漲,橋樑受損,於是決定改建為現代化鐵橋,並於1925年正式完工。這條「鐵橋夕照」成為了台北八景之一,並且一直被使用,直到1966年拆除興建新橋。

 

【走讀台北】台灣最具特色的橋就是它!從大橋頭的百年變遷,尋找「台北橋」的前世今生

▲大橋頭地區歷史街屋

 

臨時工市場

 

臨時工市場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在1970年代,許多中南部的人們前往臺北尋找發展機會,而大橋頭區域因為地理位置優越,逐漸成為臨時工市場的代表地點。每天清晨七點,就有約百人在此等待工作的派遣。如果沒有工作可做,他們就會在十一點前離開。如果有工作,那就需要在早上八點上工,直到下午五點下班。

 

【走讀台北】台灣最具特色的橋就是它!從大橋頭的百年變遷,尋找「台北橋」的前世今生

▲大橋國小百年大門(左)、近百年的永樂國小(右)

 

1991年台北橋開始動工重建,造成大橋頭地區的環境改變。曾經的大橋市場也不得不搬遷至今捷運大橋頭站一號出口處,原本橋下的人力市場則逐漸散去。1996年,新橋主體完工,成為今日八線道橋,由於連接三重、蘆洲與台北市區,也成為我們常見的機車瀑布。

 

大橋頭延平教會

 

【走讀台北】台灣最具特色的橋就是它!從大橋頭的百年變遷,尋找「台北橋」的前世今生


而在今日的太平市場內,一座灰黑色的洋式建築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延平教會。這座教會最初建於1937年,當時是作為日本「聖教會」的宣教場所,而後由李幫助牧師於1947年籌資重新修建。在1957年,教會正式改名為「延平基督教會」,成為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走讀台北】台灣最具特色的橋就是它!從大橋頭的百年變遷,尋找「台北橋」的前世今生

 

延平教會建築為紅磚造,後來加上了洗石子裝修,入口處設有塔樓,屋頂原有小尖頂,後來改設十字架。整座建築保留了磚牆體、扶壁、尖拱窗等,保持了優美的量體與和諧的比例,讓人在教會外就可以感受到它的美感。而教會內部也保存了許多具有建築史價值的元素,例如磨石子講臺、西式木屋架與鋼柱桿,以及尖塔內的閣樓等。

 

坊隙教會舊址(大橋教會)

 

【走讀台北】台灣最具特色的橋就是它!從大橋頭的百年變遷,尋找「台北橋」的前世今生

 

上回介紹到的大稻埕教會,其最初的禮拜堂名為「大龍峒禮拜堂」,但在創立於1875年,這座教堂在中法戰爭之後因戰亂而遭到破壞。但是,幸運的是,由於當時著名的傳教士劉銘傳撥款賠償,使得這座教堂得以重建為石造尖塔教堂。

 

在1886年,教堂落成並開始為當地信徒提供禮拜的場所。直到1956年在長老與多位牧師的協助,舉行開幕典禮,恢復聚會並改名為今日大橋教會。才由至今,教堂僅存北棟側翼建物「牧師辦公室」為馬偕時期興建的原建物,這使得這座教堂成為本市唯一遺留馬偕傳教之實體見證。

 

在教堂的建築風格上,可以看出法式建築的影響,尖塔和玫瑰花窗的設計,使教堂充滿了歐洲的氛圍。然而,在馬偕時期,教會的建築風格也受到當地文化的影響,並加入了當地的元素。這座教堂的特殊建築風格,不僅體現了宗教信仰的力量,也反映了臺灣近代史的文化融合。

 

如今,這座教堂的石造尖塔已不在,但是這座教堂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卻深深地烙印在當地居民的心中,成為了重要的歷史見證。

 

和衷小兒科醫院

 

【走讀台北】台灣最具特色的橋就是它!從大橋頭的百年變遷,尋找「台北橋」的前世今生

 

和衷小兒科醫院由林篤衷醫生於1923年在太平町創立,是一座典雅的建築物。儘管立面在1960年代因為台北橋的拓寬而消失了,但是側邊的建築樣式仍是經典的昭和樣式,它的外觀非常精美,有精美的凸窗和淡黃色的面磚,類似於附近霞海城隍廟附近的宅邸。此外,它的天花版的線腳等細部也非常精緻,讓人一睹為快。

 

林篤衷醫生畢業於總督府醫學校,被評為相當成功的醫生,他創辦了一家具有規模的醫院,吸引了大量的病患。林醫生對於年輕後輩的教育也非常有熱情,是位出色的醫生。

 

有趣的是,他的堂弟林俊卿也在同一年考上工業講習所,以苦學有成的姿態登上報紙。林俊卿畢業後在台北州廳服務,他的弟弟林傑卿也是一名醫生,曾在紅十字會附屬病院及台北醫專附屬病院見習,1918年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後,於今大稻埕開設「保安堂醫院」。


林家兄弟對於母親非常孝順,林篤衷的母親唐太孺人七十歲時,臺北崇聖會及崇聖道德報社曾贈呈林家節母「節孝風世」匾額。在日本時代的皇民化運動中,不少醫師參與改名,林家兄弟也是其中之一,林篤衷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林仁,林俊卿改為林仁貴,林傑卿則改為林仁善。儘管如此,林家兄弟的名字與他們的醫學成就仍然被人們銘記於心。

 

黃裕發厝

 

【走讀台北】台灣最具特色的橋就是它!從大橋頭的百年變遷,尋找「台北橋」的前世今生

 

這座建築並非古蹟,也不是歷史建築,但它還是值得探索的一個景點。這座建築的歷史背景和興建年代已不可考,然而從它的外觀特徵推測,它有可能是在日本時代興建的。

 

這座建築是一座洋樓,它的建築主體是磚造結構,而且立面還有以紅磚砌成的拱柱,彰顯了當時建築風格的特色。走近建築會注意到它的二樓欄杆柱採用了綠釉瓶形設計,這種柱子通常出現在樓梯或欄杆處,而且會使用多種不同材質,例如石雕、泥塑和陶瓷等等。仔細觀察建築的細節,我們可以感受到建築師的巧思和匠心。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二樓門額上的「黃裕發」三字,這個彩繪鮮明的字體聯想到當時華人社會的文化薈萃和繁榮。或許這個名字可以為我們揭示出建築的主人和背後的故事。

 

雖然這座建築的歷史背景和興建年代已不可考,但是透過觀察建築的外觀和細節,我們可以想像出當時的建築風貌和人文氛圍。